皇史宬是我国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馆,始建于明嘉靖13年,整座皇史宬做工精良、功能齐全,温度相对稳定,非常适合用来保存一些档案文献,去过北京的皇史宬应该都知道,目前这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地方,这里面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下面让小编来给你揭秘真相。
皇史宬的介绍:
皇史宬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13年7月,建成于明嘉靖15年7月。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全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分别为6米,东西墙后分别为3米。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0余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叫“金柜”。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是明清两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册的档案馆。“宬”的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此后,隆庆年间和清朝的嘉庆年间屡加修缮。
皇史宬的建筑风格:
皇史宬全为砖石结构,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围以朱墙。皇史宬门额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正殿建在高2米的石台基上,绕以汉白玉护栏,面阔9间,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券式无梁建筑。额枋、斗拱、门、窗均用汉白玉雕成,额枋上施描金旋于彩画。殿门5洞,均为两重。室内有高2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置雕云龙纹镀金铜皮樟木柜152个。山墙上有对开的窗,以使空气对流。其结构具有防火、防潮等特点,是一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三者兼备的重要文物建筑。
外景皇史宬是一座庑殿式建筑,屋顶盖以黄琉璃瓦,吻兽相向,是最高等级宫殿建筑。殿前正前方高悬“皇史宬”匾额。正殿座北朝南,通体基本上可以称为石屋。正殿位于1.42米高的石基上。整个殿身是无梁建筑,屋顶为拱顶,南北墙厚分别为6.4米,东西墙厚分别为3.45米。两侧对开窗户,正南五座券门,每座约重2吨。殿内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放置鎏金铜皮包楠木制成的金匮。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
皇史宬为什么不开放?
皇史宬是存储明清皇家档案的古代档案库房,坐落于故宫附近一座不起眼的院落中。门口有着“闲人免进”的牌子,一般不允许游客参观。在2006年8月底市政协文史委部分委员对皇史宬等几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视察时发现,皇史宬正门被居民宿舍占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委员们呼吁尽快腾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负责人当时曾表示,在和故宫博物院就产权和搬迁住户等具体方案进行协商。同年11月,北京市人大代表视察皇史宬整改状况时发现,皇史宬南院居民腾退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2007年2月,北京市文物局通报文物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时透露,第一历史档案馆已经向其上级机关递交了《关于申请皇史宬南院住户搬迁费的报告》,并表示将积极协调申请专项资金解决该馆10户居民的腾退。故宫博物院也口头允诺先搁置产权争议,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工作。同年4月,有媒体报道,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达成共识,同意先搁置产权并启动搬迁。报道指出,当年年内皇史宬南院就会完成居民腾退和院内违章建筑拆除。但直至今日,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而尚未对外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