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的是三姓家奴,吴三桂是明末崇祯统治期间一大重臣,是崇祯挽救大明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而历史上评价吴三桂都是称其为三姓家奴,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时期的吕布也是称之为三姓家奴,吴三桂又是做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称号呢,吴三桂是否真的是三姓家奴。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
这首四处被人传唱的《圆圆曲》是时人吴伟业所作。在全诗中,最有名的还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句。可以说,这句话是非常委婉地谴责了吴三桂为美女而降清的行为。也正是随着这首曲子的广泛流传,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形象定格,成为百姓的笑谈。 #p#分页标题#e#
然而,吴伟业的描写到底只是一种艺术描述,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抛开文人脸谱化的艺术形象,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自从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明廷多次出兵镇压。虽然农民军在起义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少挫折,不过最终还是击碎了明军的围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644年,李自成在建都西安后,亲率大军东进。一路上,除了在宁武关遭遇守将周遇吉的抵抗外,其他行程都是非常顺利。
大顺军的神速进展传到崇祯皇帝耳中后,他开始不淡定了。没有安全感的崇祯皇帝封宁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两天后的三月初六,崇祯皇帝又亲手下诏给蓟辽总督王永吉,令王永吉将吴三桂的关宁军调进北京入卫,并让吴三桂负责殿后。由于是皇帝的手诏,因此干系重大,崇祯皇帝直接派了亲信太监谢文举带着诏书去总督衙门宣诏。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撤守宁远、入卫京师是崇祯皇帝直接下给吴三桂的命令,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吴三桂当时只是小小的总兵,是无权直接接受皇帝的诏命的,接受皇帝手诏的只能是当地职位最高的文臣总督王永吉。
三天后,王永吉在总督衙门接到皇帝的手诏。拿到皇帝的诏书后,王永吉当天就迅速赶赴宁远调兵勤王。五天后的三月十四号,王永吉在宁远下达了迁徙令,宣布亲统大军入关勤王,吴三桂则负责殿后,护送五十万辽民入关。 #p#分页标题#e#
十六日,王永吉的勤王部队已经抵达山海关。从在总督衙门接到诏书,再到去宁远整备兵马,然后再次入关,王永吉仅花费了一周时间,这个速度在当时已经很快了。就在这天,清朝的锦州守将也获得了明军撤出关外的谍报,于是紧急上报了清廷,清方决定出兵攻明。
然而,北京方面这几天却是局势大变。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更是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而这时,吴三桂的殿后部队才刚到达山海关。之后三天,辽东巡抚黎玉田与吴三桂密切配合,将这些从关外带来的边民分别安置。
总督借兵,对付大顺
抵达山海关后,怎么对付大顺军就成了一个问题。投降大顺是肯定不能投降的,看看北京投降官员的下场,谁敢投降啊?可是要说投降清朝也不可能,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吴三桂任职宁远时孤悬关外,皇太极和祖大寿都向他招过手,而他却没有动心。要知道,吴三桂当时真要投降清军的话并不难。在他任宁远总兵时,就发生过宁远守备孙守白率领三百士兵叛逃的事件。然而,吴三桂却一直没有投降清朝。
就在这时,一个关键人物出面了,这就是监纪同知童逵行。他向王永吉提出了“借师助剿”的建议。经过五天考虑,王永吉于四月十号这天决定接受童逵行的建议。这天,吴三桂也奉命四处散发檄文,宣称“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明确地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
十一号,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奉命出使清朝,并向清方传达了自己的授意,那就是请清军从喜峰口、古北口绕道入塞,这样就算是清朝背盟,扼守山海关要道的关宁军也可以将清军赶走。当然,信件上面还有裂土酬谢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以黄河为界进行南北分治。 #p#分页标题#e#
三月二十三日,王永吉在蓟镇盘山听到北京的剧变后,开始返回。二十四号,已经抵达永平的吴三桂也得到了京师陷落的消息,于是一面派人回京打探详细情况,一面继续前行接应王永吉的部队。二十七日,两军终于在玉田实现会师。
外派打探消息的快马回来后,王永吉和吴三桂终于弄清了北京的情况,原来崇祯皇帝已经殉国,百官纷纷投靠李自成,大顺军在北京城内进行拷掠追赃,吴三桂的老爸吴襄也遭到了拷打,这让吴三桂大为震怒。四月初一,王永吉率关宁军回撤山海关,并于初五这天抵达山海关。
为了逃避割让国土的责备,王永吉总督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把武夫吴三桂当成替罪羊推到了前线。在吴三桂筹措军饷期间,身为总督的王永吉竟然又全身戎装,于四月十七日带领三十多名骑兵离开山海关南下,与史可法联系,以策应吴三桂的行动。然而,恶劣的是,王永吉在路上听到清军从山海关入关的消息后,竟然不再按照原计划行事,反而声称自己是做了和尚逃过来的,最终欺骗过了明朝的弘光朝廷。
四月十五日,山海关的使者在向多尔衮递交了求助信后,多尔衮还深表怀疑:吴三桂是不是嗑错了药?竟然求助到自己头上了?于是他扣下了杨坤,派妻弟拜然与郭云龙一起去山海关面谈,同时改变行军线路。 #p#分页标题#e#
十九日,吴三桂再次派郭云龙前往清营。由于此时决策人王永吉已经离开山海关,对于清军改变路线的意外变故,拙以应付的吴三桂只能表示欢迎。在接到第二封信后,多尔衮立即改为急行军,直奔山海关。
早在吴三桂拒绝投降的消息传来后,李自成就开始准备御驾亲征。十三号,李自成率领六万大军开拔。途中,李自成还派顺天府尹王则尧继续招降,结果遭到了失败。不过为了拖延时间,吴三桂又派出六名士绅欺骗李自成,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吴三桂假装答应唐通接管山海关。结果唐通在入关后,随即被派往远离山海关的九门口,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稳住李自成的目的。在关上,唐通还提出了调取山海关骡马的要求,迫于压力,吴三桂自然只得答应。然而很快,唐通就发现了问题。识破吴三桂缓兵之计的李自成终于打破了幻想,杀掉与他会面的乡绅,开始全力进攻。
很多史料都说,吴三桂投降过李自成。事实上,吴三桂并没有投降李自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无论是多尔衮的奏疏,还是当时的塘报,都没有提到吴三桂降顺的事情,整个顺治年间的史料也没有记载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事情。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公然宣称,吴三桂“委身从贼”,之后,各类史料都开始罔顾历史,给吴三桂扣上降顺的帽子。 #p#分页标题#e#
在三藩之乱中,贝勒尚善也曾经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各位大臣都为了保全性命降贼,唯有吴三桂是为国忘家,守忠不降,乞兵清廷,终于报君父之仇。在信中,完全没有提到吴三桂降顺的事情。需要指出的是,这封信对吴三桂叛清的行为进行了逐一揭露,但唯独没有说他“委身从贼”。尚善作为随多尔衮入关的宗亲,可以说是历史的亲历者,作为清朝的议政大臣,身份地位也可以说是非常地尊贵。由此可见,尚善对吴三桂没有投降李自成的事实也是很清楚的。
回到主题上来,李自成在开战后,仅用了半天时间,就险些把北翼城攻破。然而就在这时,李自成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在晚上休战,这导致了李自成的大败。
就在二十一日午夜,清军抵达离山海关五里外的威远台,吴三桂与多尔衮立誓约定:合兵灭贼,访东宫二王立于南京,以黄河为界通好。吴三桂终于将底牌亮出,继续执行了王永吉的决策。二十二日,李自成的部队在与臂缠白布的关宁军恶战时,受到了清军的突然袭击,猝不及防之下,大顺军败退。二十四日,李自成逃到永平,在这里,吴三桂与李自成达成了“永平和议”,双方约定:大顺将太子和北京交还给吴三桂,财物归大顺,双方互不侵犯,如果清军进攻,双方则合力攻击。
由于李自成只是把和议当成缓兵策略,因此在败逃途中将吴襄杀害,接着又在北京将吴襄一家人全部杀掉。可以说,李自成对和议并无诚意。五月初一,吴三桂在抵达北京城外后,多尔衮也突然变卦,不许吴三桂入城。为了胁迫他绕城而过,多尔衮还将阿济格的一万正白旗马步兵调到吴三桂身边,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只得与阿济格一起追杀顺军。
由于吴三桂“借师助剿”的愿望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只得投降清朝,成为一名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