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年,连续70多天的暴雨,让繁盛了900多年的泗州城沉入洪泽湖底,被厚厚的泥沙覆盖。泗州城坐落在盱眙西北部淮河北岸狭长滩地上,历史上关于泗州城有很多记载,但都只停留在纸面上。泗州城究竟有没有?如果有,它是什么样的?从2010年开始,南京博物院联合淮安、徐州和镇江的考古工作者对泗州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已经暂告一段落,埋藏地下的灵瑞塔、香华门遗址被发现。它们,揭开了泗州城的神秘面纱。
千年古刹基础藏在农田下
要不是被剖开的古遗址,没有人会相信,种满了玉米、大豆的庄稼地下,竟然藏着一个被淹没的繁华古城。
千年古刹的灵瑞塔基础,就藏在这片农田中,被剖开的部分,在地下5米深处。目前,考古人员发掘的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凸”字形台基。“方形部分就是灵瑞塔的基础,边长达38米。”考古领队林留根说,这块被剖开的“凸”字形台基中,还有其他建筑的基础,但目前还没有办法判断。只有灵瑞塔基础是可以确定的,从现场的文化层以及相关文物来看,这个台基的年代最起码是元朝的,有可能更早。
当年,灵瑞塔就坐落在这个大台基上,周边回廊环绕,塔前是两进院落,塔后有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不过,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基础还没有发现,“它们还深埋在地下。”
之所以确定它就是灵瑞塔遗址,是因为在塔基西南方曾发现一块古碑,碑额上刻着“泗州普照王寺灵瑞塔之碑”。不过,古碑的碑身早已不在现场,清朝雍正年间就被移到了盱眙县文庙。据介绍,碑文由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记述了1315年,泗州奉诏重建毁于战火的灵瑞塔的过程。
唯一露出水面的建筑
“当时的泗州城内,最有名的建筑就是灵瑞塔,属普照王寺(又叫大圣寺),是为纪念唐中宗时国师僧伽和尚所建。在宋代,大圣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在泗州城被淹没后很久,灵瑞塔是唯一露出水面的建筑物。”林留根说。而《泗州志》上记载,1680年,洪水淹没古城,人们坐在船里可以摸到城墙上的堞口,官员们在防洪堤上办公,犹如浮在水中的鸭子。
僧伽是西域僧人,他在泗州弘法,后被皇帝请入宫中。公元710年,83岁的僧伽坐化于长安荐福寺。唐中宗敕令造灵舆奉全身归泗州城,并建13级宝塔,塔建成后命名为“灵瑞塔”。灵瑞塔高达300尺,塔尖为水晶球,塔身覆铜瓦,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巧的是,考古队在塔基西北方发现了一块长达60厘米的铜瓦,一千多年后,这个铜瓦除了表面有一层浮锈,依然泛出淡淡的黄色。“灵瑞塔不是中原地区常见的楼阁式,而是藏传佛教的白塔,和扬州瘦西湖白塔类似。&rdquo
推荐文章:美国黄石公园 罗布泊之谜 水怪之谜 海蛇图片#p#分页标题#e#
“这座千年古刹,历史上曾多次重建。在唐朝时期,它就毁于火灾,重建后再毁。宋朝时候又建,后被金兵毁坏。”林留根说,从遗迹的地层分析,灵瑞塔在明清时期经过了多次扩建,而且现场发现的建筑构件风格不一,很可能就是不同朝代遗留下来的。
饱受洪灾的城市
在考古现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铁镬,深3米、直径3米,外面还有被火熏过的痕迹。铁锅上分布了一个个规则的孔,当时为了清理它,3个工人爬进去,一点点去掉里面的泥土。
这个大铁镬是干什么用的?有专家推测,很可能是遇上灾年的时候,给城中百姓施粥赈灾用的。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多次遭遇水灾。据统计,从明万历六年(1578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102年里,泗州城遭水灾淹城事件达29次,平均3.5年就发生一次。
泗州城遗址将保护起来
这次考古的另外一个重要发现,是找到了泗州城西南面的香华门遗址。据说,这个门当年为迎接僧伽而开,用鲜花铺地,因此得名。
“通过多次调查,其实我们早已经掌握了泗州城遗址的大致轮廓和布局,现在只发掘了遗址总面积的1%。”林留根说,泗州城从建城到被沉,一共繁盛了900多年,为了抵抗水患,城墙和城内主体建筑大多采用大块条石奠基。“泗州城总面积2.46平方公里,这次找到灵瑞塔遗址,可以和史料形成很好的印证关系。”
在古代地图中,泗州城被画成一个椭圆形,就像一个乌龟壳。以前人们戏称,这是取龟能浮水之意,对饱受洪灾的泗州城来说,是一种吉祥的寓意。不过勘探表明,城墙的走向要复杂得多,有点像一个歪歪扭扭的粗短炮弹。
林留根说,这个遗址是一个丰富的考古资源,未来这里可以建考古遗址博物馆,通过考古、调查,让泗州城遗址被保护下来
推荐文章:北纬30 巨阴族 中国最贵的香烟 史前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