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规模达20万平方米比原勘测面积“扩大”10倍
狮雄山建筑遗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东南3公里的塔岗村南狮雄山。狮雄山为南北走向的山冈,由南低北高的两个山头组成伏狮状而得名。高约40米(海拔157.3米),周围为河谷盆地,在四周开阔,远处环山的大背景下,狮雄山平地而起,鹤立鸡群,格外突出。北面3公里有五华山为屏障。
两大推
理由一:
据《元和郡县图》记载,古佗城在龙川东北175里,这与狮雄山古建筑遗址的地理位置相吻合。综合初步考古探测的文化堆积、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古佗城就沉睡在长乐台下面。
理由二:
据现场专家介绍,秦代县城的城廓为400米见方(秦制),除广州市外,目前两广发现的秦代县城城廓都没有超过300米。而长乐台南北走向400多米范围内,均分别挖掘出绳纹板瓦、筒瓦、瓦当、石凿、石斧、盂、陶片等文物。这么大的范围,绝不止仅有一个长乐台那么简单,可以推断,当时的长乐台下遍布汉代早期的建筑。从建筑使用的材料绳纹板瓦、筒瓦、瓦当分析,这些建筑材料只有级别较高的官员才能使用。
断理由
前期考古:
在狮雄山西南台地和山顶台地上共发掘探方27个,揭露面积约768平方米,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等遗物,遗址年代初步定为西汉前期。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五华县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文物调查勘探现场向媒体通报,经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狮雄山建筑遗址的省级保护范围以外5个多月的专题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现,狮雄山汉代遗址的面积比以往所估计的2万平方米多出10倍,汉代早期的建筑构件和遗物遍布狮雄山各个区域,这等规模的汉代早期建筑遗址在广东乃至岭南地区实属罕见。专家推断,2000多年前赵佗所建佗城(汉城)或藏身在长乐台下。
发现代绳纹板瓦残片
现场看到,考古队通过刮削边坎、断崖,观察剖面及发掘探沟共18条,面积共125平方米。发现文化遗迹建筑基址1处、沟17条、灰坑16个;文化遗物主要有绳纹板瓦、筒瓦、瓦当、石凿、石斧、盂、陶片等,纹饰有方格纹、戳印纹绳纹等。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尚杰介绍,考古人员在狮雄山周边区域方圆数十公里范围进行区域调查有重要发现,在五华河上游华西中学附近河道采集到汉代绳纹板瓦残片等遗物,对进一步研究狮雄山建筑遗址的分布范围、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材料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年志
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五华县博物馆曾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过4次考古调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