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南国书城”盛誉的天一阁,不仅拥有近30万卷古籍,还拥有为数不菲的珍贵文物。近日,天一阁内珍贵的文物大搬家,“住”进了去年刚落成的新库房。在库房搬迁、文物清点过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地发现了11片之前从未见过的甲骨文。这意味着,天一阁也成为全国第94家拥有甲骨文的收藏单位。
馆藏甲骨文?之前一直是传说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继续使用了一段时期。
“我们都听说过天一阁里有,但一直没见到过。”昨天,天一阁典藏研究部主任饶国庆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刚到天一阁工作时,就有年纪大的老同事告诉他,天一阁藏有甲骨文。10多年来,他又将老同事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了很多新来的同事,“大家都只当传说听,谁也没当真。”
库房搬迁意外发现甲骨文
前不久,天一阁决定:改善馆藏文物的“住宿条件”,将它们从旧库房搬迁到去年落成的新库房中去保管。
就在库房搬迁、文物清点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打开一看,11片甲骨文赫然映入眼帘,“那一刻,兴奋得有些手足无措!”典藏研究部工作人员周慧惠说道。
目前,这11片珍贵的甲骨文已经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樟木做的大橱柜中。记者看到,这11片甲骨文大的有成人巴掌大小,小的仅比成人大拇指的指甲稍大,多数宽在1.5至3厘米之间,高约10厘米,质地全部是兽骨。除了几片大的呈现黑色至深红的铁锈色外,其余普遍呈白中带黄的象牙色。
周慧惠和其他工作人员后来查阅纸张已经泛黄的档案,果然发现有相关记载。不过,这批珍贵的甲骨文是如何被天一阁收藏的,至今已无人知晓。
一片已被破译“这10天没不好征兆”
11片甲骨文字迹清楚,天一阁工作人员数了数,共有200多个文字。
天一阁没有专门研究甲骨文的专家,甲骨文上的文字谁也不认识。典藏研究部的小李,将其中的一片拍摄下来,传给了他的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史杰鹏副教授。史教授很快给出了他的解读:“癸未贞,旬无咎;癸酉贞,旬无咎。”
换成白话文,意思是:癸未这一天占卜了,卦象显示这10天很好,没有不好的征兆;10天后的癸酉这一天占卜了,结果卦象显示,下一个10天也没有不好的征兆。
小李说,这个解读,有力地确证了《周易》与甲骨文之间存在着一脉相传的内在联系,因为“旬无咎”也一模一样地出现在《周易》的“丰卦”卦辞中。
它们价值几何? 2004年的一场拍卖可作参考
这11片甲骨文的发现,使得天一阁成为国内第94家收藏有甲骨文的单位。
那么,它们的价值如何呢?饶国庆告诉记者,11片甲骨文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不可估量,但是如果硬要给它们估个价的话,2004年我国首次拍卖甲骨文的成交价完全可以作为参考。
那年7月,上海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崇源公司公开拍卖20片殷墟甲骨文,最终以4800万元的天价成交,每片甲骨文的均价达到了200万元。
“要是这样算的话,这11片甲骨文的价值应该在2000万元以上。”饶国庆说道,不过天一阁更关注的是它的文物和研究价值,“下一步,我们会邀请专家对它们进行破译。”
相关链接
甲骨文上的刻画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据学者统计,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首次发现或者认识甲骨文以来,作为人类共有的重要文化遗产,目前已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收藏有89片,我国总计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它们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