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半年多野外勘探与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唐光陵进行的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发现,保存较好的东门门址和北侧门阙目前已经基本发掘完毕,南侧列戟廊的发掘工作即将结束,从而为唐陵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光陵是公元820年登位的唐穆宗李恒的陵墓,位于蒲城县城北部约15公里处,西门门址与唐宪宗景陵陵园东北角阙隔沟相望,东北距唐玄宗泰陵约15公里,西南距唐惠陵约13公里。
据介绍,今年4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对唐穆宗光陵部分陵园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工作主要依据年初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发掘执照上的项目开展,到目前为止共计完成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上千件,采集标本180余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说,东门门址现存东半部分,西半部分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已经完全破坏,现为一大斜坡。作为夯土台式建筑,门址的夯土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米,东西宽5.6米。门址主体为过厅式结构,面东背西,南北向面阔五间,东西向进深两间。两侧房间以隔墙隔断门址内外,中间三间为门道,由6块门墩石和4块夹壁柱构成门道结构。#p#分页标题#e#
"尤其是发掘过程中在门道东侧堆积层中清理出倒塌的木门,木质门板已经朽毁无存,门上的泡钉还保存在原位置,这部分遗迹已经进行了整体打包提取。保存下如此清晰的门道遗迹,在唐陵考古中十分少见。"张博说。
除门址外,人们对于门阙更为关心。经发掘发现,光陵东门北侧的门阙基础部分平面形状为梯形,主体为夯土结构的阙体,阙体由南向北分三次渐渐收窄,形成三出阙。如今,阙体四壁仍可见残留的白灰墙皮,底部四面为放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四壁以条砖砌台壁和台明,包砖保存较为完整,现存13层,高0.9米,台明宽1.1米,台基外还留有砖铺散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说,唐光陵东门遗址可说是目前唐陵陵园东门考古中保存最好的,门址、门阙等遗迹十分清楚,为蒲城县唐陵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考古人员根据先前的勘探资料,对光陵南门神道石刻进行清理。现已清理出土8件原埋于地下的神道石人,其中包括4件文官石刻和4件武将石刻,并新发现蕃酋像残块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