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行|摄影|读书
韵子 文/图
铜鼓,最早作为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之后逐步成为当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战事召集的信号,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自汉代以后,广西发现铜鼓见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在北流六靖镇水冲庵出土的西汉时期雷云纹大铜鼓,是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大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
“铜鼓之王”被发掘
第一次见识“铜鼓之王”,是在广西博物馆,这面直径165厘米、高达67.5厘米、体重300公斤的巨大铜鼓尽管足部有些残缺,但仍不影响它的光芒四射:八道光芒的太阳纹之间遍布云雷纹、水波纹、连钱纹、席纹,厚重、宽大的鼓面上镶着的青蛙小而朴实……
这面铜鼓来自北流。北流,历来被称为“铜鼓之乡”,自汉晋以来就出产形体硕大的铜鼓。据《北流县志》记载:“铜石山,县东20里,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齐无边,亭亭如伞,又名朗伞石……”
闻名于世的“铜鼓之王”,就是来自于北流铜石山,即现在的铜石岭。如此巨大的铜鼓是如何被发现的?说起来还真有一段传奇故事:清代时期,北流石科窝乡有个农民上山砍柴,休息时将扁担竖插在地上,忽然听到一声清脆金属闷响的声音,他循声慢慢挖开泥土,眼前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铜鼓,村民认为这是神器,决定安放在六靖圩冼太庙来供奉。谁料抬到六靖镇水冲庵时,绳索突然绷断,村民决定将铜鼓留在水冲庵。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冲庵举行祭鼓祈神。
我们一行抵达位于北流市东郊10公里处的铜石岭时,正是玉林入冬最寒冷的一天。凛冽北风夹杂着冷雨,直刮得人两耳生疼。
举目望去,远处是苍茫一片共生共存的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巍峨壮观,气势雄浑,紫铜色的山峰骨骼清奇。眼前这令人叹为观止、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顿时让人忘记了寒冷。
铜石岭的每寸肌肤,都是褚红色,像刚燃烧过似的,炽热的余温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观?
“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共生的铜石岭,是非常罕见的地貌奇观。”玉林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指着远处的山脚解释道:“那一片曾经是海,亿万年前海底火山爆发,地壳受到疯狂冲撞挤压,从而滋养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山岭,比如基部是水成岩,中部是火成岩,顶部是风化石,因此打造出深洞、石岩、悬崖、峭壁等迤逦独特的风光。”#p#分页标题#e#
铜石岭的美,不仅美在景色,更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铜石岭拥有汉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冶铜遗址和铸造铜鼓遗址,“铜鼓之王”就在这里铸造。在它的3平方公里范围内,从汉代开始持续了1500多年冶铜和铸造青铜器的历史,也是十分罕见的。
站在铜石岭冶铜遗址向远处眺望,对面是西山冶铜遗址,北流河在两山之间蜿蜒而过。“古代容县和北流曾合在一处,均属容州,西山与铜石岭同属一条矿脉,是同一矿区,这样规模巨大的冶铜遗址的形成,集中展示了岭南地区发达的矿冶业,说明这一地区铜矿的贮藏和开采相当普遍,对研究岭南地区的冶铜发展史和我国汉唐时期的铸造工艺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黄继军说道。
发现于1960年的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是汉唐时期的冶铜遗址,也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冶铜遗址。方圆数里,工场规模之大,实为罕见。“当时满山遍布风管、炉渣、炭灰、铜片、铜鼓残片,甚至铜钱,却基本见不到古代美女们每天梳妆打扮离不开的铜镜。”黄继军解释道:“在古代青铜可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当时官府对青铜制品的管制很严格,多数用作军事战备物资,有时也用于铸造铜鼓、铜钱、铜钟以及各种祭祀器皿,这些铜鼓、铜钟、铜鼎都是重器,源源不断地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一路撒播,漂洋过海,影响深远。”
赵佗开创南方冶铜先河
铜石岭文化之厚重,还在于它有着辉煌的过去,历史上许多如雷贯耳的人物都与这座铜山有缘。
“2000多年前,南越王赵佗慕名铜石岭优质铜矿之丰蕴,不惜跋涉1000多公里从番禺率领10万大军驻扎铜石岭开挖铜矿、冶炼青铜,开创了中国南方冶铜和铸造铜鼓的先河。”
黄继军带领我们来到铜石岭南门主体城楼前的赵佗广场。雨后的赵佗广场,一列列铜车马武士仪仗队披着一身凛冽的清光,肃穆而井然有序地布列在铜石岭山的北面空地上,骑在高大骏马上的赵佗奔驰在前面,劲风吹起的战袍如翻卷的云霓,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在黄继军讲述的故事里,铜石岭的历史脉络渐渐捋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开疆拓土,先后委派大将屠睢和年仅21岁的赵佗率领50万大军远征岭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在连年战乱、中原没有建立统一王朝的情况下,赵佗出兵收服了桂林郡、象郡,统一了岭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自立为南越武王。#p#分页标题#e#
由于战争的需要,南越国急需大量兵器。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当打听到北流铜石岭可冶铜,赵佗于是兴师动众,征集5000多名民工,不惜跋涉千里,进驻铜石岭,在铜石岭开矿、冶炼、铸铜,为南越国铸造了大量的兵器和铜鼓。自此,铜石岭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南方重要的冶铜基地。
“铜石岭的历史,还与一名历史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黄继军娓娓而谈。
在《后汉书·马援列传》曾有这样的记载:“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伏波将军马援于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率军南下至合浦卫国安疆。当时布阵操练擂鼓助威时,马援发现鼓声沉闷哑喑,很难激起士兵士气。原来岭南空气潮湿,木制的鼓身受潮难以产生共振,导致战鼓声难以洪亮。
有谋士向马援献计:“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何不在当地购一铜鼓?于是,马援派人前往铜石岭附近村落,从当地俚人酋长手中购得一面铜鼓,敲击响彻云霄,极大地鼓舞官兵的士气。
“隋唐之交,铜石岭的铸造铜鼓为历代之最。”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当时俚人首领冼夫人,统率大量的军队屯兵铜石岭,铸造日常生活用铜及冶炼兵器。晋代裴渊《广州记》记载:“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有是鼓者,极为豪强。”进一步证明了俚僚在南北朝时是以铜鼓作为权力与财富象征。
“如今在粤西、海南及桂东南,大约有百来座冼太庙,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庙堂音乐,其中代表百越俚人部落最高权力和财富的铜鼓,就是‘冼庙音乐’主奏乐器。这一主奏乐器,仍保留了冼夫人当年的击鼓特色。”黄继军说道。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由于铜石岭遭到大量开釆铜矿,冶铜原材料已经濒临枯竭,铜石岭产铜渐渐减少甚至停产。这个岭南最重要的冶铜基地终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2000多年过去了,曾经开创南方冶铜先河的赵佗,可曾知否,他铸造的那些铜鼓,依旧声音洪亮而厚重,十里之外能闻其声。据屈大均《广东新语》描述:“广州炼铜鼓师不过十余人,其法绝密,传于子而不传于女……”由于铜鼓铸造方法“秘而不宣”,到清代末年,铜鼓铸造技艺便失传了。“至今子孙们烧不出老祖宗烧出的铜鼓那般洪响悠远。”黄继军不无喟叹。#p#分页标题#e#
古老铜石岭发出耀眼光泽
当我们正用脚步寸量着铜石岭,行至半山腰时,突然看见一缕袅袅轻烟从山峦厚重的肌肤里飘出,“不好,有山火!”大家急忙跑过去一瞧,方知虚惊一场,原来铜石岭自汉代以来持续了1500多年冶铜和铸造青铜器,整个山体几乎挖空,沟壑交错,怪石嶙峋,“由于外面极为寒冷,洞里洞外温度反差极大,造成热气蒸发而出。”黄继军说。
据20世纪60年代广西地质队对铜石岭进行地质普查的资料,当时就在铜石岭发现了7个采铜古矿井,矿井深达20多米,井内还发现不少腐朽的木头支架。1977年冬和1978年春,广西文物队对铜石岭冶炼遗址又进行了两次试掘,仅只掘250平方米面积,就发现炼炉14座,还搜集到一批鼓风管、炉渣、铜锭、铜矿石、陶片等遗物。
在铜石岭半山腰,黄继军指着在坚硬无比的岩石上一个个蓝球大小、轮廓清晰可辨的半球形圆坑介绍道:“这是古人捣杵谷子留下的印迹。”“瞧,远处那一排列整齐的、像珠算盘一样的圆点是石器时代留下的符号,那头方方正正的小坑则是柱坑……”黄继军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个个先人留下的遗址。
他矜持中透着自得:“这些绝无仅有的遗迹,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深厚的历史积淀,玉林打算在不久将来,整合铜石岭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绚丽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画廊,并将地下洞穴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洞穴铜鼓博物馆。”
2015年,铜石岭开始从静谧中热闹起来。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广西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各项基础设施特别是文化观光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一个充满铜鼓文化色彩的铜石岭风景区已见雏形。
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负责人何德成告诉记者,目前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已拿下4A景区,南越王府、铜鼓广场、赵佗广场、环山木栈道、景区道路、青砖步道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正在陆续完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古老的铜石岭能焕然一新,让人们不仅观赏到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共生的地貌奇观,更能领略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铜鼓文化。#p#分页标题#e#
离开铜石岭时,我不由得又回望那沧桑的铜山,正巧一束阳光从厚厚的云彩中倾泻而下,打到铜山身上,那紫铜色的光泽更为耀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