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国际影星入籍新加坡
2008年11月,国际著名影星巩俐忽然出现在新加坡,进行公民宣誓。自此,巩俐在法律意义上成为新加坡公民。
此前也曾有不少知名影星加入外籍,但均未曾有此次“巩俐事件”影响重大。新闻在网上一传出,立刻引起热议。赞成入籍者多半认为,此乃巩俐个人私生活,不应上纲上线。入籍后,不论是对其婚姻生活还是事业发展都有好处。反对者则纷纷表示,巩俐的根在中国,事业生涯起步于中国,不应舍弃。“以后只能叫她华人女明星了”,有网友这样遗憾地评论。
NO.2 胶济线火车出轨事件
4月28日,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在山东境内出轨,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根据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火车超速60%,其根源在于调度管理不良。
事故过后,人们也开始反思:用近500人的鲜血为此次事故买单,其代价是否太重了?未来人们的出行安全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保障?
解读:
衣食住行是人们所面临的最基本的生活要素。中国人口众多,铁路运输本来就是重中之重。此次火车出轨事件发生在胶济线施工调整时期,本身具有外在的特殊性。但在此次事件当中也反映出了管理层面存在着的诸多问题。
与其说社会群体关注于此次的列车脱轨事件,倒不如说更关注在此次事件的处理意见和方法上。民众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常常有两种反应:一是盲目自傲,以为自己什么都清楚;一是丧失自信,谣言满天飞,以至人心惶惶。这两种反应在最后接触到事情真相时,都会引起恐慌。而恐慌作为一种极端的社会情绪,会在短时间内与人群中产生共鸣,进而扩散。心理学上对于恐慌的研究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很多时候恐慌的事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发的情绪动荡。
尤其是当人们面对与自己性命攸关的出行问题时,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产生种种不良情绪。此次国家能在最快的速度内把事故调查清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未尝不是应对社会情绪的良策。
NO.3 满城皆是炫富女
2008年4月,一个名为“兰董”的网友现身于网络,以博客的方式对80后和90后一通炮轰,称其为“废物”和“垃圾”,并声称“我的车,你们一辈子都买不起”。
“兰董”激起了网友的一致声讨。后有人提出一系列证据证明“兰董”只是“我友”网的普通职员,其行为有可能是出于他人授意。
无独有偶,2008年网络又爆现“雅阁女”、“烧钱男”、“山西炫富女”等一系列以炫富为目的的新人类。而据网友们“人肉搜索”的结果,其中大部分全是闹剧。例如“山西炫富女”所谓的豪宅,其实是姚明在美国的住所,名车也不过是汽车公司的最新展品。
尽管只是闹剧一场,但众多父母无不忧心忡忡:这样怎么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众多网友也义愤填膺:这不是在给80后90后脸上抹黑吗?
解读:
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一向很难得到结果,其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构成了一个人思想的根基。如果从心理构成的角度来看,价值观属于非常底层的心理层次。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它在人的童年早期开始慢慢形成,并且贯穿人生始终。所以针对价值观的“闹剧”,总能在网上得到最多的关注。且不论这众多“炫富”闹剧背后的根本利益究竟是求名还是求利,它所引发的思考的确值得我们重视。
炫耀性消费观念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消费观,也是个人心理的一部分。它由旧有的农业经济与小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经济三者共同扭曲发展而成,是邻里朋友之间面子、排场的新体现形式。在市场经济初期,这种消费观念不可避免,也尤为明显。
消费观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是社会多方面共同培养影响的结果。不成熟的消费观,其实也折射出了在目前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里,存在某些“亚价值观”或“反价值观”。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任重道远。
NO.4 杨佳袭警
2008年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携带作案工具蹿至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
事情的起因是:2007年10月,杨佳因被上海警方盘查,后因无法解释交代清楚问题而被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第二天予以放行。
案发后,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向法院提起公诉。10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杨佳袭警一案做出判决:杨佳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
解读:
法制建设一直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多年以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一直是民主进程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里有所谓的“英雄情结”,对于“梁山好汉”式的人物总是报以盲目的同情,因此此案才会引发关注。
但此案不同于“许霆取款案”。许霆一案反映的是旧有法律是否适应新时代形势的问题,反映了情、理、法三者如何统一的问题,而杨佳一案只是“水浒”式英雄情结在作祟。所以两者的最终判决也截然不同:许霆引发了社会上关于法律宽严尺度的思考,由无期徒刑变成有期徒刑5年,而杨佳案则维持原判,判处死刑。
群体心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在不断对群体人群潜移默化的心理现象。它的成因来自于多方面。就中国人群体心理而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对其有着深厚的影响。杨佳案,其实是中国古典小说对人影响与现代法律社会的一次交锋。
NO.5 华为员工自杀
2008年对于华为公司来讲可说是流年不利。华为员工中接连有人自杀、自残,有些员工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继7月18日华为张锐自杀事件之后,8月11日华为长春员工赵某又再度跳楼身亡。
连续的自杀事件,引发社会普遍关注:是什么让华为的两名员工走上了不归路?有网友把矛头直指管理层,认为是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了众多自杀事件,还有人把视线投向员工自身的心理素质,认为是不成熟的个人心态导致了这一切。究竟谁是谁非?
解读:
高级白领们一向受世人瞩目。他们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不菲的收益,但同时也肩负着常人想象不到的重任。华为员工自杀只是其中一例。这其中自然有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原因,但一方面,还有员工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白领,不单是一种职位称呼,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代表着巨大的压力:从经济上到生活上。为了维持白领生活,很多人都要起早贪黑,在高度竞争的环境里拼搏。经济压力使其不敢放弃已经显得无味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也使工作变得没有激情。在个人生活上,缺乏情感支柱和来自朋友的支持,也使得这批人变得日益憔悴。
个人心理健康维护,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也显示,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其表现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调整个人心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成为了新课题。
在面对困难时,心理健康者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如果无计可施他们懂得放弃。而心理脆弱的人则也会选择放弃,不过是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许这就是华为员工自杀案带给世人的启示。
NO.6 三鹿奶粉
2008年9月起,陆续有媒体报道婴幼儿因长期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而导致肾结石的案例,“三聚氰胺”一词也第一次被世人所重视。陆续有报道显示,除三鹿奶粉外,很多其他品牌奶粉也存在这一问题。随后不久有传言说在其他食物中也陆续发现三聚氰胺。一时间,所有涉及到蛋白质的食品都变成了过街老鼠,在商场里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
这三聚氰胺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会对民众生活引起如此大的震动?
解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这些年来深受世人瞩目的话题。二恶英、苏丹红和三聚氰胺,原本都是不能入口的化学制品,却先后在食品中出现,这背后引发的恐慌可想而知。人们的恐慌出自内心:现在还有什么可吃的?
其实恐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心理的扩大化。因为恐慌这一社会现象极易引起心理传播,从而引起动荡。在某种时刻,正是因为民众的这种心理易感染性,才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美国曾经出现过一次体育场火灾。当时警方采纳心理学家的建议,以“停车场拥堵”为名,让民众尽快把车子开走,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避免了骚乱。
奶粉里出现问题,不应该扩大到其他食品领域,尤其是某些与三聚氰胺完全无关的领域。
NO.7 金融危机
2008年11月,为期一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就是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萎缩,各国股市大幅下跌,原油价格动荡,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裁员。经济风暴对国内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日用品、食物的价格上涨,汽油价格虽经多方调控但还是居高不下,楼市房市呈现奇怪的供求关系,失业待业情况不容乐观,这诸多问题都意味着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卷入了金融风暴。
解读:
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让世界上很多人的账户空了,心理却满了:不知未来会如何的焦虑,被炒鱿鱼的愤怒与无助感,以及生活习惯大乱、情绪低落、躯体病痛等压力与负性情绪将人们的内心全部填“满”。
有报道指出,美国因经济危机导致的犯罪案件猛增。对此,休斯敦的临床心理学家查尔斯沃夫解释说,目前的经济环境的确容易令民众滋生绝望、焦虑的情绪,因此导致犯罪冲动增加,社会动荡加剧。
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感谢“危机”——有危机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出路所在。其实,经济危机之于人类社会,就好像感冒之于人类个体,起到的是一种预警作用。从集体心理的角度讲,经济危机给全体人类提了个醒:我们该如何面对经济、文化、环保等问题。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讲,它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检视自己的生活习惯、理财方式,甚至家庭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关于这一点,查尔斯沃夫特意指出,许多年轻夫妇不喜欢向对方公开财政状况,那么,他们的小家庭在度过经济危机时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心理学中有此观念: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那么,我们也应该相信,社会系统最终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乐观态度坚守到底。
NO.8 艳照门
2008年年初,“艳照门”事件震惊海内外娱乐圈,时至今日仍然硝烟未尽,时不时还会擦出点火花来。谈及那几个女星时,媒体总会说,“在‘艳照门’ 事件之后,某某如何如何”,这似乎已成惯例。大众一提及陈冠希、阿娇或是张柏芝等人,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为什么“艳照门”会成为一个热点?是因为那些女星的身份使然,还是另有原因?
解读:
那些女星的显赫身份和众多情债,毫无疑问是艳照门事件能被炒热的前提。换了一个人,绝没有现在这种热度。但除了对这件事的猎奇心态外,是什么使得人们对此事如此津津乐道?即使有的当事人以低姿态恳求媒体放过一马时,大众仍然不肯罢休?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可能完全背离社会道德,完全不为世人所接受。平时它隐藏在潜意识里,代表着最本原的那个我。但是经过社会多年的教育,这种本原欲望已经被遏制住了,就像弗洛伊德所谈的“本我”和“自我”之间关系一样。然而当媒体给了一个宣泄口时,这种不能表现出来的欲望就有如黄河决口一般一发而不可收,这也就是为什么“艳照门”事件被人常谈不衰的原因。在内心深处,有些人会因为这种欲望而产生代入感,产生自己就是与知名影星耳鬓厮磨的主角之感,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类似于窥阴癖的执著。
艳照门,其实只是给了这种心态一个宣泄的孔道而已。
NO.9 刘翔退赛
奥运会期间,刘翔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刘翔比赛当天的门票短时间内就被一抢而空,甚至在某些中行的售票网点出现了“不办存款专售票”的奇观。但8月18日的赛场上,刘翔起跑后右脚出现明显问题。他无奈地将身上的白色2号道标取下,退出了比赛。
之后的中国网络论坛炸了窝……
解读: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承认,刘翔面临的压力太大了。
各类媒体在此前半年多就开始了纷纷报道。刘翔作为中国的体育明星和“亚洲飞人”,一度成了报道的核心人物。虽然在赛前,各家媒体相约,“给刘翔一个宽松的比赛环境”,减少了对刘翔的追踪报道,但身为大众传媒的特性就决定了这种减少是有限度的。
据西方新闻界研究显示,大众的心理关注热点常在名人身上,而非新闻本身,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即事件”。即使刘翔比赛失败了,对于媒体的影响仍然没有减少。
在这种围追堵截的压力之下,刘翔还能做出退赛的决定,不得不说是其个人心理素质过硬的表现。“自知者智,知人者明”。能够无论何时都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为周围压力所动,不为可能的鲜花和掌声所动,这才是“亚洲飞人”的过人之处。
人很难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是因为人对自我的形象都是从外界的反馈中得出。就像一个孩子,他所有关于“自我”概念的形成,都是从父母以及亲朋处得到。如果大家给予的全是过高的期望或是压力,那么这个孩子只会在这种压力下得到一个扭曲的自我形象。
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顽强的可以伤愈复出的斗士,而不是把自己的运动生涯葬送在赛场上的悲剧英雄。
NO.10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此次地震来势汹汹,在1000多公里外的地方都感到明显震感。一些县城被夷为平地,无数人无家可归,死亡者数万人。一时之间,举国震惊,中国连续3天举国下半旗哀悼死难者。
此次灾后重建工作可谓倾全国之力。党政军民各方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海内外华人齐心协力。短短时间内,救援队开赴灾区,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解读: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自然灾害,但正是在这场自然灾害中,人们开始认识了心理学,接纳了心理学。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年初的雪灾,往年的洪涝灾害,都时有发生。此次的震灾,虽然波及面广,灾情严重,但就其本质仍然是自然灾害。之所以将其列为2008年十大热门心理事件之首,是因为在此次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大规模的心理治疗与干预首次进入救灾行列。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和水,也不仅仅是帐篷和衣服,他们更需要社会对他们的爱。那些失去了肢体的人们,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孩子们,他们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与关怀的环境里长大。
心理救助,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许多受灾者的心理辅导都将是终身的。学会帮助,学会爱,是这次汶川地震给人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