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代人旅行是为了找到一种瞬间而生的快乐,那么古代的旅行家则是承担了不同的使命或是为了实现游历的价值。比如孔子、张骞、司马迁、郦道元、玄奘、李白、杜环、郑和、李时珍、徐霞客这十个人。
孔子为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不顾年过半百开始周游列国。十多年间,他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相当于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南、湖北等省份。虽然一路坎坷,但孔子志坚不坠。不过,他老人家还是无功而返。这一点颇似古希腊的柏拉图。记得小学课本上的《两小儿辩日》讲的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沿途遇到的事情!孔子曾被楚国人以儒学不利统治为由,堵在半道,差点饿死。孔子曾说,他以劝导君王实行仁政为己任,不怕路远,不惧生死?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孔子这十几年的旅行,正是为了开启他的政客人生。
张骞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一改前代靠与匈奴和亲维持朝廷安定的国策。公元前138年,为了与大月氏联合夹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期间,张骞和部下曾两次被匈奴人俘虏,在匈奴人的威逼利诱下,他仍“持汉节不失”。在西域辗转奔波十三年后,他回到长安。而离开长安时一百多人的队伍,这时只剩下他和匈奴族妻子,以及向导堂邑父。虽然没有完成朝廷的使命,但他打通了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如果把张骞出使西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这次旅行促进了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从此,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
司马迁
司马迁为人津津乐道,一是因为他写出了史学巨著《史记》,二是因为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诗书世家出身的他,早年为了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游江淮,过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最远抵达昆明。数年的游历,为他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锻炼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作的人,不妨像太史公一样多游历一些地方,既可以积累素材,又可以在旅途中增长见识和阅历!
郦道元
秦代以前,已经有不少地理学著作,比如《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但这些作品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虚构地名。然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从秦朝统一天下到魏晋,这一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即便魏晋时盛传的地理名著《水经》,也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直到郦道元的出现,他有感于前人的虚构地理学,对山川河流一知半解的记载。于是实地察勘,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写成一部翔实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开创了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
玄奘
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期,《西游记》都要重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因此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唐代去天竺取经的只有玄奘一个。公元627年,玄奘上表唐太宗,请求西行求法,未获批准,于是他“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他穿越新疆,经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克什米尔,学习梵文经典。然后抵达印度,在那烂陀寺留学五年,后又游历印度各地,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任人问难,对答如流。一时名震南亚次大陆,并被尊为“大乘天”。公元643年,42岁的玄奘载誉归来,受到太宗皇帝的礼遇。他带回经论657部,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计1335卷,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一半以上。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述其西游途经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貌、物产、习俗,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的珍贵文献。
李白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唐代的李白把一生的游历写在了诗里。李白走过大半个中国,巴蜀、荆楚、江淮、越中、皖南、关中、梁宋、齐鲁、燕赵……人走到哪里,诗写到哪里。巴蜀难行,他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荆楚坦荡,他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黄河磅礴,他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宣城清秀,他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们常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李白发现美,并且用诗歌将所看到的美传递给世人。
杜环
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人是唐朝的一名士兵,这个士兵就是杜环,杜环是在公元751年,随高仙芝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阿拉伯帝国军团打仗被俘。他非常幸运,被被送到库法,受到优待,不但未限制其行动自由,还让他与军团随行,并参与了几次军事行动,均取得胜利。而杜环抓住这个机会游历了西亚和北非,杜环见到了非洲摩邻国皮肤黝黑的人,看到了埃及、努比亚和埃塞俄比亚流行基督教,以及埃及的国教和努比亚沿海的阿拉伯人所信奉的伊斯兰教;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代中西交通史料。
郑和
明成祖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江山。建文帝的失踪,让坐上龙椅的朱棣芒刺在背。他派人四处打听建文帝的下落,结果一无所获。他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于是有了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一共进行了七次。国家耗费甚巨。不过,第一次没有发现建文帝的蛛丝马迹,后面就不再找了。之后的六次远航,就是为了宣扬国威,同时增进各国之间的交流。郑和七次航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途经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期间拜访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等三十多个国家。郑和也在最后一次航行返程途中死去。
说到中医,不能不说明代的李时珍。李时珍是一个很较真的人,当他偶然发现前代医书中记载的草药和药方有误时,他决定系统修正下医药史料。很快,他从老家湖北蕲州开始,一路游历了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李时珍与儿子和徒弟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历时三十年,李时珍终成医药著作《本草纲目》,记录了1892种药,收集了10000多个药方,为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徐霞客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原本是那些抱持伧俗理想的人的自我激励。然而,在明代就有这么一个人,不死读书、不参加科考、不混迹官场,却喜欢游历四方,探寻山川奥妙。他叫徐泓祖,世称徐霞客。22岁那年,他告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旅途,直到去世前一年他都在路上。他一边游历,一边纠正过去地理上的错误,比如过去普遍认为岷江是长江的上游,他游历后发现,金沙江才是长游的上游,当然了在今天看来,他也错了,不过限于当时条件,他这算是很大的进步了。他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除东北和西北外,能去的都去了。他一边走一边写,写出了一部《徐霞客游记》。他对岩溶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提出了科学的观点,比西方早了220年。
这些旅行家,有的是为了完成国家使命,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主张,有的是为了刷新地理记录,有的是出于失意时的消遣,有的是为了搜集医药处方。他们的脚步行过山川江河,他们的见闻丰富了常识,他们的名字留在了世人的心里。他们每一个都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