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一方面就是作业要按时完成, 另一方面是训练孩子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孩子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2、 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孩子必须学好, 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 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异, 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够的, 所以要经常性的练习。一年级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工具摆一摆、 说一说计算思路。
3、 依据生活理解数学,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 容易混淆,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 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 的认识, 分辨左右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 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 如两人面对面时, 如何判别是在对面人的左边还是右边。
4、 重视数学语言发展, 让孩子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 如在学习“10 的分与合” 时, 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 家长可以问问孩子:“10 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引导孩子一边算一边思考, 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直接告诉孩子“是这样的” 要好得多。总之, 一年级孩子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 所以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 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要适度应用学具。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家长可利用摆小棒的方法, 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 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 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 让孩子觉得加法的累积, 再介绍乘法, 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 并且愿意去学乘法了。
2、 利用生活知识学习。
例如:小红做了18朵纸花, 送给同学们12朵, 还剩下多少朵。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如果在生活中做一做, 孩子就明白意思了, 所以说, 有一些应用题, 能从实际生活出发, 家长就先用一些生活经验来帮其解答, 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就可以使孩子理解题意。
3、 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统计时, 可以带孩子到商城或社会中, 利用新学的统计知识, 通过观察、 计量、 比较, 从而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4、 为孩子创造机会, 使他去思、 去想、 去问。
比如, 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 , 对于什么叫角, 角各部分名称,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这些内容, 孩子已经知道了, 家长可以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孩子答道“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 , 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 经过与家长讨论,孩子明白了, 角的边是射线, 射线是没有长短的, 所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家长从孩子的角度示范提问题, 久而久之, 也就让孩子有了提问题的意识, 在引导他提问题的同时, 也培养了孩子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加强三年级孩子运用“数概念” 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常只重算法, 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 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 不能在变化了的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 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 孩子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 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 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中, 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算法和演算过程, 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加强孩子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 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 什么千米、 毫米、 厘米, 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 怎么办呢?家长让孩子伸出自己的右手, 手心面向自己, 从小拇指到大拇指, 依次为: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 小指、 无名指、 中指、 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 也就表示毫米、 厘米、 分米、 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 都是 10。而毫米与分米、 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 100, 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 1000, 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 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 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2、 重视和加强孩子“空间关系” 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 孩子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 向孩子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 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3、 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孩子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家长可以提供“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有序特征, 然后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孩子明确观察目标, 进而使孩子边观察, 边思考, 以发现数学规律、 本质。
例:“乘法分配律” 的学习指导, 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3) ×2=5×2+3×2
(6+4) ×30=6×30+4×30
(25+9) ×4=25×4+9×4
家长要求孩子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 。
①竖里观察, 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
②横里观察, 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家长再要求孩子记录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两个积的和, 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学会预习和复习。
四年级孩子要学会课前预习并定期复习,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逐渐让孩子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的关键是找出自己对新课内容的疑问, 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老师的讲解。复习的关键是保证记住重要的知识点, 确保学过的内容已经没有疑问, 每个数学知识的链条是紧密闭合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会总结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四年级孩子很多不愿意做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练习, 但是他们在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经常因为马虎将一些简单的运算算错。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弱点, 比家长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建立“错题集” 也是一种不错的总结方法。孩子在做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 做错题是很正常的, 但是要保证自己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 可以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记录下来, 以便以后借鉴。
2、 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树立用简单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开拓解题思路, 并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例如在解两步和三步应用题时, 训练孩子用分步解题法、 综合解题法、 方程式解题法等不同方法解题, 最后可以进行比较, 看什么方法更为简便,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孩子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中寻找简便的方法。例如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 用假设未知数的方法比直接列算式更为简便和清晰, 而在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更为简便。
3、 多练习是学习数学的法宝。
学数学就像打球一样, 要打好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练, 练的多才能打得好, 光说不练没有用。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对一些概念和算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但是练习不是越多越好, 练习也不是重复做同样的题, 家长应该在保持孩子练习兴趣的基础上, 让孩子做一些典型的练习。
4、 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
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 如果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 数学逻辑性的基本特征就无法体现, 或者简单地说, 概念理解不清就学不好数学。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 帮助孩子从不同侧面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对各种数的理解, 包括整数、 小数、 小数单位、 分数、 分数单位、 估算、 进率、 整除等, 对图形的理解如点、 线、 角、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等, 对计量关系的理解如质量单位、 长度单位、 时间单位等。这些基本的概念往往最能够体现数学的基本思想。因为概念比较抽象, 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在具体的例子中逐渐体会抽象的概念。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课内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 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 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让孩子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 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 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2、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勤于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不应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对于有些题目由于孩子的思路不清, 一时难以解出, 应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 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把知识的点、 线、 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 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 多做题是难免的, 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 让孩子反复练习打好基础, 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 以帮助孩子开拓思路, 提高他的分析、 解决能力, 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 可备有错题集, 让孩子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错误所在, 以便及时更正。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 孩子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 粗心、 大意等, 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 所以, 平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 调整心态, 正确对待考试。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 因为每次考试基础性的题目占绝大部分, 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只占一小部分, 要让孩子认真思考, 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 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除此之外, 让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是很有必要的, 让孩子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思路有条不紊, 克服浮躁的情绪, 这样才能拿到高分。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 抓住课堂
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 45 分钟, 听讲要聚精会神, 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 许多孩子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而注重题目的解答, 其实诸如“化归” 、“数形结合” 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2、 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 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 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 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 诸如它考查的内容, 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题的规律、 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 要发扬“钉子” 精神, 一有空就静心思考, 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 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3、 勤思考, 多提问
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 定理, 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 做到刨根问底, 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径。对于老师讲解的课本内容, 有疑问应尽管提出, 与老师讨论。总之, 思考、 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4、 总结比较, 理清思绪
(1) 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 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 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 题目的总结比较。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一本是错题, 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 有选择地记下来, 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 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 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时间长了, 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题的解题规律, 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 对你的数学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学习方法固然重要, 但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一些问题也会影响数学成绩, 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
问题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孩子对数学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 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 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 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二是, 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 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 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建议:观察特例更细心一点, 更深入一点, 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 更熟练一点, 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 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问题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 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 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 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 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 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 我自岿然不动” 。
建议:“总结归纳” 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问题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是因为, 一旦你做了这件事, 你就会发现, 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 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的毛病;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 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建议:做题就像挖金矿, 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 只有发掘、 冶炼, 才会有收获。
问题 4、 就不懂的问题, 积极提问、 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 积极向他人请教。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 经过与同学讨论, 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 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 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 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建议:“勤学” 是基础, “好问” 是关键。
问题 5:注重考试实战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孩子平时成绩很好, 上课老师提问什么都会, 课下做题也都会, 可一到考试, 成绩就不理想。这就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 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量的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 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 久而久之, 会逐步适应考试的节奏。对于做题速度慢的问题, 需要孩子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 逐步提高效率。另外, 在实际考试中, 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建议:把“做作业” 当成考试, 把“考试” 当成做作业。
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学习哦~今天小编的分享你都get到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