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半车祸
文章配图与文无关
在东北边境,有一个叫集安的小城。这天深夜,集安市交警支队接到报警:南岗发生一起车祸,有辆本田SUV在盘山公路冲破护栏,翻滚坠山,司机生死不明。一名目击者报了案,此时,报案人还在现场。
值班警员是一对老少搭档。张田是老警员,郝光则是局里新来的年轻人。两人当即驾车赶赴事发地。
南岗距市区30公里,是茂源山上一处小岭。张田猜测,车祸应该发生在下岗的某一处弯路。果然,在下岗中段,他们看到一辆挂着沈阳牌照的黑色凯美瑞停在路边,开着双闪,不远处就有一个急弯。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听到警笛声下了车,他是报案人,叫杜斌。杜斌引着张田来到破损的护栏处,心有余悸地讲述他是怎么眼看着前面的那辆车直接冲出去的。
张田用手电照向护栏外,那是坡度近40度的山坡,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该有五十多米,手电的光束根本照不到山脚。
张田忧心地问:知道车上的人员情况吗?
不知道。杜斌声音有些抖,我一直在上面,没有呼救声。这么高,估计凶多吉少。
张田回到车里拿出一双登山鞋,边换鞋边对郝光说:小郝,我下去看看,你在上面给报案人做一下笔录,勘查一下现场。
郝光一脸担忧:开车绕下去吧,这么陡,爬下去太危险。
没问题,这个坡度我能应付。开车下山,得绕过一片农田才能到山脚下,至少得半小时,从这爬下去,十来分钟就够。张田系紧鞋带,把手电用嘴一叼,跨过围栏,抓着倒伏的灌木,小心翼翼地向下爬去。
张田的身影逐渐融入了黑暗,手电微弱的光亮越闪越远。郝光揪着心,不时地喊一声:还行吗?
行!
数十声简单的问答之后,张田的声音传上来:到了。
郝光松了一口气,问:看到车了吗?
还没有,得找一找。
山下,张田还在寻找出事车辆,山上,郝光问杜斌:出事时你们两车相距多远?
杜斌说:大概二十米。
前车车速快吗?
挺快,他在过弯道时超了我的车,刚超车就出事了。
郝光借助车的灯光仔细查看了护栏处的地面没有刹车痕迹。
事发时有没有其他异常情况?比如,对面车道有没有车辆开着远光灯?郝光问。
当时对面没有车。杜斌肯定地说。
你车里有行车记录仪吗?
有是有可那時候我手机没电了,我就拔下记录仪,用那个接口充电。谁能想到发生了这事?
郝光又问了几个问题,谢过杜斌的报案和留守,杜斌驾车离开。与此同时,120急救车也赶到了。医生跳下车,询问伤者的位置。下面传来张田的喊声:找到了。
人怎么样?郝光对着山下扯着嗓子问。
山下一片寂静。
人怎么样?郝光急得追问。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响起,是张田的来电,郝光听到电话中张田低沉的声音:车里只有一个人,已经死了,通知法医吧。
2。货车肇事
张田平日喜欢起早,喜欢看晨曦中大自然的一切,然而,这个清晨,他眼中看到的是逐渐在晨光中清晰起来的事故现场。那辆长沙牌照的本田SUV大头朝下扎在一个深沟里,框架已经严重变形,车头正磕在沟壁的岩石上,挡风玻璃全部破碎,车内是一张血肉模糊的脸。
拍照取证后,郝光指挥着后续赶来的救援人员将死者抬出车。死者手上戴着一块表,表上的指针定格在22点45分。郝光摘下死者的腕表,装进证物袋,接着,又在死者衣服口袋里找到身份证和手机。他看了眼身份证信息,死者名叫李恒,1996年出生,湖南长沙人。
现场勘验工作结束后,张田和郝光返回支队。路上,张田问郝光:小郝,这案子你怎么看?
郝光从驾驶位扭过身子,说:我仔细检查了车辆,车内系统都是正常的,特别是刹车,因为现场护栏处没有刹车痕迹,所以我对刹车系统的检查尤为仔细,没有异常。所以我判断,司机在冲出护栏的那一刻发生了意识障碍,或者没看到护栏,又或者,他看到时反应出现延迟。手表定格的时间应该就是车翻滚下山撞上石头的时间,那么往前推一分钟,山上车祸发生的具体时间是22点44分。我查看了死者的手机,车祸前两个小时都没有使用,而且,手机是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找到的,排除了因使用手机而分神的因素。目击者称,事发时对面车道没有车辆,也排除了对面车辆灯光造成驾驶员视觉障碍的因素。那么,现在要等法医的结果,看是否有醉驾或毒驾的因素。还有一点,事发时是深夜,考虑是否有疲劳驾驶的因素。
张田赞许地说:分析到位,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报案人说,驾驶员之前有超车,能准确地完成超车,说明他的驾驶意识还是清晰的对了,会不会是自杀?
郝光想了想,说:李恒是长沙人,开车跑几千公里,到咱这个边境小城就是为了自杀?说不通。我倾向疲劳驾驶,这条山路每年都有疲劳驾驶出车祸的,一会儿我就去调取李恒驾车路线的沿途监控。
张田点头表示赞成。
回到支队,大家谁都没休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调查工作。
很快,关于李恒的情况初步调查清楚了:他很小就移民澳大利亚,去年才回国生活,今年五月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自驾游。
调查的警员说:在澳大利亚,李恒和母亲李艳一起生活,李艳一年前在澳大利亚去世了。
张田问:母亲的死因是
心梗。
心梗?张田眼里闪过一丝光亮,李恒会不会也有心脏病?
他那么年轻,不应该啊!
年轻不代表是心脏病的绝缘体,这个情况得告诉一下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