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离婚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离婚案件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有哪些?离婚诉讼是民事诉讼的一种,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案件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
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有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权利。
3、有申请案件承办人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回避的权利。
4、有提供证据的权利。
5、有辩论的权利。
6、有申请法院调解的权利。
7、对法院的判决不服有提起上诉和申诉的权利。
8、有自行和解的权利。
9、有查阅庭审材料的权利。
10、有复制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11、有就有关事项要求重新鉴定、调查和勘验的权利。
12、原告有提出撤销,变更和放弃诉讼请求的权利。
13、被告有承认、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权利。
14、被告人有要求法院送达起诉状和进行答辩的权利。
15、胜诉一方有申请执行的权利。
二、起诉离婚当事人必须出庭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
离婚是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它将导致当事人双方身份关系的变更,所以离与不离都要当事人亲自表态才行。而且调解是离婚诉讼中的必经程序,“调”后是否能“解”也必须当事人亲口说了才算数。正因为如此,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
离婚案件中的当事人主要就是夫妻双方,但是在被告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一般是由其法定代理人出庭的,这个时候被告一方可以不用出庭。但若是原告方的话,则在开庭的过程中就不能以自己已经委托了专门的律师为由,而拒绝出庭参加庭审,这样可能会导致案件被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