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也称为遗赠)在法律上是比法定继承优先的。再者就是讲讲遗嘱的定义,所谓的遗嘱就是死者死亡前通过纸质或口头告知将个人的财产分配给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一人,同时也可以是多人,并不一定只是一个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若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存在,则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赠。只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只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遗赠协议办理。
在继承开始之后,如果死者留下了遗嘱,那么继承将按照遗嘱的程序走下去,这也是对死者的意愿的尊重。如果死者没有留下遗嘱,那么依据法律和法定继承的顺序,依照法律程序执行继承。根据民法典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一旦继承开始,若有遗赠扶养协议,按抚养协议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第一顺序有父母、配偶、子女。下面是第二顺序:兄弟姊妹,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继承开始后,第一继承首先开始继承,如没有第一继承人,那么第二继承人开始继承。若有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不分配遗产。同时,第一继承人所说的子女不只是婚生子女,还包括了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与死者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相同的,第一继承人中的父母也只是生父生母,也包括养父,养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也是如此,包括了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姊妹,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姊妹,养兄弟姊妹。
再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有权依照民法典立下自己的遗嘱,分配自己的财产,并有权指派自己的遗嘱执行人,可以将个人的财产分配给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一人,同时也可以是多人,并不一定只是一个人。也可以将财产给除了亲人,国家,集体以及公共财产以外的人。这是法律给予的权利。
公民也可以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的协议,协议一旦签订,抚养人就该承担该公民的生养死葬义务,也享有受到死者遗赠的权利,相关内容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中可以查阅。
延伸阅读:
如何认定遗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