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资诈骗的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近几年来,人们可以发现集资诈骗类的一些经济犯罪案件概率在逐渐增加,而且基本上一起集资诈骗案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多,并且涉及到的金额也比较大,那么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最主要的是,这样的损失无法挽回,因此在处理上一定要严格执行。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如果以非法占有目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资金的,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最高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二条 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4、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最高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对集资诈骗的处理方式非常严格,也非常谨慎,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法律一定会将其绳之于法。因此,在这里365律师强烈建议一定不要涉及到集资诈骗,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延伸阅读:
集资诈骗法院阶段辩护词
公司在上市前通过股权转让来筹集资金,主要存在哪些隐藏风险?
非法集资罪和民间借贷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