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影视剧桥段当中见到我国的缉毒警察付出的代价,实际上跟现实相比完全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正是因为毒品本质上会摧毁整个国家的正常发展秩序,所以在我国几乎有关毒品的很多行为全部都是犯罪的,而且发现我国公民有运毒行为的话是有可能被判死刑的。小编这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在我国运毒死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在我国运毒死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运输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既有医用价值,又能使人形成瘾癖,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因而,犯罪分子利用来牟取非法利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
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一)走私毒品是指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行为方式主要是输入毒品与输出毒品,此外对在领海、内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以及直接向走私毒品的犯罪人购买毒品的,也应视为走私毒品。根据本法的规定,影响走私毒品行为的危害性的因素,主要是走私毒品的数量、主体的情况(是否是首要分子、是否参与国际 贩毒组织)、方式(是否武装掩护)等。这些因素无疑影响走私毒品行为的危害性,输入毒品行为,将直接危害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危害我国的社会管理秩序;而输出毒品行为,则并不直接危害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
(二)输入毒品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输出毒品行为的直接后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外。前者行为的危害性显然重于后者。
运输毒品是指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将毒品从此地转移到彼地。运输毒品必须限制在国内,而且不是在领海、内海运输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否则便是走私毒品。
(三)运输毒品具体表现为转移毒品的所在地,如将毒品从甲地运往乙地,但应注意,从结局上看没有变更毒品所在地却使毒品的所在地曾经发生了变化的行为,也是运输毒品。例如,行为人先将毒品从甲地运往乙地,由于某种原因,又将毒品运回甲地的,属于运输毒品。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如果行为人同时实施运输和走私两个行为,则定运输、走私毒品罪。
根据当事人运输毒品的数量,运输毒品的首要分子,暴力的对抗国家工作人员的执法过程的等都有可能会直接判处死刑的,当然,对贩卖或者运输毒品的这些犯罪嫌疑人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也是非常谨慎的,不能因为对方运毒所以就草率的判决死刑。
延伸阅读:
贩毒多少克可能被判死刑?
贩毒判刑多久,贩毒判刑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