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作为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肇事后逃逸,不但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也同时违背了我国公序良俗与道德伦理最低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受到道义上的谴责;但肇事逃逸的情形,根据我国侵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国务院的交强险条例等规定,均不认为保险人可以据此免除交强险的赔付责任;当事人与受害人的调解协议所约定赔偿金额并不超过法定应当赔偿额度同时也不超过交强险限额,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应当按照交强险保险合同进行理赔。
另外,关于商业险部分,法律法规并没有强行性规定,而且一般商业险合同保险公司都会约定逃逸免责,因此商业险存在逃逸情形主张赔付的胜诉可能性不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1、按行为人肇事后果的大小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和犯罪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
2、按行为人在肇事后是否仅实施了单一的逃逸行为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单纯逃逸行为和转化逃逸行为。
3、逃逸行为是否造成了新的危害结果为标准,将逃逸行为划分为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和未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主逃逸的,受害人无法找到肇事方,可以向其投保公司要求赔偿。保险公司不得以肇事逃逸为理由拒赔,这样违反交强险的相关规定。不管车主是否逃逸,保险公司都应该在保险赔付限额内给受害人赔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