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离婚不仅解除了夫妻间的身份关系,也终止了夫妻间的财产关系。因此,夫妻在离婚时,往往伴随着夫妻债务分担的问题。那么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而在离婚的时候有应该怎样分担夫妻共同债务呢?下面将做一个具体的讲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因此,夫妻共同债务应按以下原则承担:

1、坚持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夫妻财产共同所有,共同债务共同清偿,还规定了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由此,夫妻共同债务,双方也有平等的清偿权,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可由夫妻双方约定各自的责任和清偿日期,也可约定由其中一人全部清偿,而后在分割共同财产时清偿一 方向另一方追讨。

2、协商一致的原则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双方应从各自的实际承担能力和经济来源出发,协商一致解决,可多可少,也可由一人全部承担。如果协商不成,可向人民院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决定。

3、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离婚时,男女双方对原夫妻共同债务各应负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当债权人主张权利时,原夫妻双方都不能以离婚时双方达成的债务分担协议或者法院判决的承担比例拒绝对债务的牵连责任。当一方清偿全部债务后,即享有向对方的追债权。这样可保证债权人利益的全部实现。适用连带责任处理夫妻共同债务

4、坚持男女平等与保护妇女利益相结合、考虑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的原则

男女平等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在财产关系中表现为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管理、经营、使用的权利,分割财产时有平等分割的权利,对共同债务有平等清偿的义务。但平等清偿并非平均分担,还应考虑到当事人履行债务的能力,向妇女或经济来源困难的一方倾斜。

5、采用举证倒置规则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对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难以确认的,由直接证据证实承担义务的一方负主张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主张由夫妻一方承担债务,又举证不能的,人民法院也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在诉讼中夫妻一方或双方规避法律,逃避债务,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二、怎样分担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最为集中的体现夫妻离婚的过程中,一种是在夫妻离婚时进行划分,这种情形又和夫妻采取的离婚方式有关系,如果夫妻是采用协议离婚的方式,则夫妻双方应在离婚协议中明确双方各自应承担的债务,当然这种约定本身,对债权人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如果夫妻是在法院提起离婚,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的规定,法院应当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进行判决。”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当事人为逃避债务,采取假离婚的手段,双方协议财产归一方,债务归另一方,当债权人要求偿还时,另一方则以财产归一方,不应由其偿还为由拒绝给付,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在审判实践中,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不给逃避债务的当事人以可乘之机,在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时,把夫妻共同财产与共同债务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如果财产判归一方,那么债务也就应由一方负担,即使其无财产清偿,至少这一方分得的共同财产可折抵偿还共同债务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离婚时,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有些当事人不惜通过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方式来达到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目的。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建议您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及时与专业的律图律师取得联系,让律师帮助您合法维权。

延伸阅读:

赌债是夫妻共同债务吗?赌债效力如何认定?

起诉离婚夫妻债务怎么承担

夫妻分居期间债务怎么认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债务  债务词条  承担  承担词条  夫妻  夫妻词条  原则  原则词条  共同  共同词条  
夫妻债务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处理?

一、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处理?夫妻离婚债务的处理方式应当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承担的比例,或者法院判决一人一半的原则来承担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展开)

夫妻债务

 怎样才是夫妻的共同债务?

在实践中,夫妻共同债务是夫妻在离婚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离婚夫妻只有事先将该事项约定清楚,才能顺利的清偿债务,避免纠纷的发生。那么从法律的角度看,究竟哪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