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也就是效力并不确定是否有效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不会绝对无效,在某些情况下效力待定合同可以转化为有效合同。具体来说,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有哪些呢?合同无论是无效还是效力待定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而如果合同效力待定会产生哪些后果?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一一为您介绍。
《合同法》的规定便是上述三种类型在法律规定上的具体体现。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造成合同效力待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主体及客体方面存在着问题。所以有的学者把其归结为三类:
一是合同的主体不合格,其中分为无行为能力人的订立的合同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二是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其中包括四种情形:
1、根本无权代理。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限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
三是无权处分行为。
合同签订后,如果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那么只有当法定代理人追认、本人追认或者有处分权人追认后方才生效,否则就不会发生法律效力。
效力待定的合同已经成立,但由于其不符合合同生效的条件(亦即未“依法”成立),因此在《民法通则》及原《经济合同法》中将其归类到无效合同的范畴。
也就是说,效力待定合同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合同有效与否取决于权利人的承认或追认,这就是效力待定合同与其他效力类型合同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所以不论在法学理论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是权利人进行了追认,而且符合《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及第51条的规定,都应认定合同有效,否则就为无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根据这一标准来作出正确的认定和处理。
所以《合同法》在制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如经相关权利的追认便具备了合同有效的条件,亦即解了“不合法”的问题,从而认定其为有效。这样既不损害国家、社会及公共利益,又充分尊重了当事人或相关权利人的意愿,应当该是符合客观事实要求的,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实践中,人们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满足合同生效所需要的条件,以避免合同会无效或者是效力待定。而在合同签订后,如果您发现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就要及时对合同进行追认,以争取合同能够生效,避免遭受损失。如果您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可以咨询一下合同律师的意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