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成立合同关系的法条依据是什么?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很多,包括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中有非法的内容等。
合同不具备成立的要件,即不成立。合同的不成立,有以下几种情形:
2、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约、承诺的合致;
3、合同的客体不确定;
4、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给付;
5、须经批准、登记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准、登记手续;
6、法律规定或者是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履行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因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为前提,故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更不存在违约责任。但在债权法上当事人间并非不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一方在合同订立中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生效后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从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缔约过失主要 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 密;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法。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情况主要包括合同内容不合法以及合同签订方不合法这两种情况。合同属于两方的签订行为,需要双方都对合同内容进行认可,一方不认可则合同不成立。除此之外合同的签订内容还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需要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签订。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延伸阅读: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确认无效后有哪...
双方互相返还。因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均存...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怎么确定管辖
合同纠纷管辖:依据最高院相关的司法解释,...
只用购房合同抵押贷款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房子如果只有购房合同是不可以...
违法建筑买卖合同效力如何
违章建筑区分情况确认效力。建造者不具有土...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最高是多少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
在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履行合同
1、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是指当事人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