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法律中关于“近亲属”范围的规定是什么?
1、民法中的“近亲属”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是我国法律对亲近属范围的最早规定。
2、刑事诉讼法律中的“近亲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这一条实际上继续沿用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六)项关于近亲属的规定。
3、行政诉讼法律中的“近亲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从上述法律规定看,行政诉讼法律中的“近亲属”范围最大,概括吸收了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人为“近亲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最窄。
二、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如何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由于《意见》中已界定了“近亲属”的范围,因此,这就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关于近亲属的定义略有不同。其中民事诉讼法的近亲属主要指的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在民事诉讼中,近亲属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处理诉讼中的有关事务。除此之外,近亲属还有诸多权利,对近亲属的范围进行法律上的认定,有助于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延伸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义务...
刑事被告人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
民事诉讼案件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民事诉讼法全文
《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