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需要重新起算诉讼时效期间的,最长诉讼时效是指时效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可多次进行,但最长不超过最长诉讼时效期间20年。诉讼时效能中断几次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诉讼进行当中有法定事由的发生,那么诉讼时效中断可多次进行,但最长不超过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二十年。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4。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的中断,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是存在相关条件限制的,一般情况下,有法定的事由的,局势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是存在时间限制的,诉讼时效中断也是有限制的。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延伸阅读: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诉讼时效是...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
民间借贷中的合同诉讼时效为多长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制...
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在发生买卖合同纠纷后,如果一方当事人决定...
借条没写还款日期诉讼时效是几年
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几年?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需要满足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需要满足因法定事由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