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附于电脑、手机,但是也会有意图不轨的人利用电脑或者手机发布一些谣言,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听,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但是,由于网友高手段的搜索方式,很快就可以锁定发布谣言的人,警方可以在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信息,利用互联网寻衅滋事怎么处置?
一、网络寻衅滋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发布,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将有新的认定依据。
《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问题。信息网络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把信息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买卖商品、收发邮件的有效途径,说明信息网络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信息网络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解释》第五条结合信息网络的两种基本属性,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
《解释》第五条第一款针对的是把信息网络作为“工具”,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随意辱骂或者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的迅速扩散、不易彻底根除等特性,借助网络辱骂、恐吓他人,社会危害性更甚。《解释》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上述行为明确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有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增加网络“正能量”,维护公共秩序,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
《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责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引发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应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有关规定,利用互联网寻衅滋事的条件,主要是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虚假消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甚至骗取钱财造成受害者死亡的行为,我们在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的同时,也要多加注意不法分子的圈套,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任何涉及到钱财的话题以及人。
延伸阅读: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差别
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
最新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