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thumbs/5126.jpg)
维护宪法精神是立国之根本,最近一段时间大家不管是主动或者是被动的都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审视了我国的宪法。其实我国的每一位公民在生活当中所享有的那些最基本的权利都是因为受到了宪法的保护,所以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法律来保障民众的权益不被侵犯的。那么,宪法规定国家的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概括为:
(1)政治权力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5)社会经济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营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二、宪法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1、确认和巩固作用
宪法是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国家根本法,它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确认下来,将统治阶级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现为国家意志,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
就政治方面而言,宪法的作用主要是确认和巩固国家政权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从经济方面来讲,宪法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就文化社会生活而言,宪法通过确认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意识,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职能提供思想文化基础。
2、限制和规范作用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决定的。当国家权力不受限制、无限扩张的时候,其直接侵害的对象就是公民权利。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构如何组成、这些机构有哪些职权、这些职权如何行使等内容,把国家机构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作用是指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权力运行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不仅能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避免或减少冲突和内耗,而且使各国家机关权责分明,运行有序。
3、指引和协调作用
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但有自身的特点:就指引的主体而言,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就指引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指引的效力而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
协调作用是宪法对于整体社会的作用,宪法通过调整各种社会行为,不仅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而且也使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和谐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宪法规定国家的公民享有宗教信仰,人生自由,政治权利自由等多种基本权利,所谓的政治权利自由就是体现在成年民众的选举权上,另外对国家机关民众有权利进行举报或者申请赔偿等这些权利,当然我国民众在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的,例如任何鼓动和分裂国家的言论,民众都有义务维护和反驳。
延伸阅读:
公民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最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立案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判决年限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