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一、关于基本原则的详细规定是什么?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5、绿色原则
这是民法总则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二、《民法典》总则有何意义?
(一)开启民法典编纂的进程;
(二)推进我国民事立法体系化进程;
(三)完善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保护机制;
(四)完善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
这些基本原则本身就跟民事主体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民事行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所做出的任何一种民事行为都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任何受到他人胁迫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都应该有相关的人员承担具体的法律后果。这些基本原则也奠定了《民法典》对日常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民法总则关于欺诈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宣告死亡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