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知识产权被侵犯的事件,我们时有听说。大家一定要知道,对于别人的知识产权,任何人是没有资格进行非法利用的,知识产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如果有人非法进行利用和传播,就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下面小编就详细为大家介绍知识产权民法总则是怎样规定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概念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是指权利人依法就知识产权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民法总则是怎样规定的?
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三、关于《民法总则》知识产权解读
1、2017年两会报道民法总则首次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保护客体。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值得关注的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要求,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明确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客体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
2、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民法总则在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对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比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中的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均为新增内容。
3、显然,从客体的角度规定知识产权,有利于在必要的时候,对知识产权作出更为宽泛的解释。例如,按照原有的规定,“商标专用权”对应于“注册商标”,以及商标所有人对自己的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显然,“商标专用权”没有包括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而按照新的规定,民事主体就“商标”享有的专有权利,则不仅包括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而且包括了关于未注册商标的权利。又如,1986年《民法通则》规定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涉及的客体仅限于作品、专利(应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注册商标。至于2017年的《民法总则》,则在上述客体的基础之上,还列举了未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植物新品种。显然,以列举客体的方式规定知识产权,不仅符合我国已经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在上述资料当中,小编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知识产权民法总则是怎样规定的问题。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作品、发明、商标、商业秘密等这些。其他人对于别人的知识产权不能进行利用,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和当事人达成一定协议以后,才可以对别人的知识产权进行运用。在生活当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是每个人应有基本品德。
延伸阅读:
关于知识产权的出资方式
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有哪些?
什么叫侵犯知识产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