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草原确权承包到户,包头市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的牧民阿拉腾其其格打心眼儿里高兴:“拿到新的确权证,就像吃下了‘定心丸’,再也不用担心我们草场流转后的归属问题,牧民们曾经因为草场权属闹意见的事儿再也不会有了。”
厘清地界,确定权属,让牧民定权定心,是草原确权承包登记工作的首要目标。通过草原确权承包,有效保障了牧民对草原的依法占有、经营、收益的权利,为草原的流转及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也为下一步划定草原生态红线和牧区不动产登记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确权工作十分便捷,只要利用GPS进行定位,在草原的几个拐点确定坐标,就能形成一张非常精确的界线图。”
确权促进了牧区的和谐稳定。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在草原“双权一制”的基础上,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有利于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规范了确权承包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坚持尊重牧民意愿,对完善草原承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征求牧民意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调节作用,积极稳妥地解决了面积不准、界线越位、权属不清等问题,化解了历年积压的矛盾,让牧区更加和谐稳定。
建立草原承包数字化管理系统。各试点旗通过草原地面数据录入汇总平台,将牧户的人口和草牧场等信息全部录入到数据库中,建立了旗县草原承包信息数据库和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草原承包底数得到进一步明确,基本解决了多年遗留的“四至界线”不清,证件不齐、损坏、遗失等问题,做到了草原的“证、账、地”相符。全区共有4个旗采用了RTK技术实地测量界址坐标,同时,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确权承包工作的精度和质量,为今后草原保护以及不动产登记等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规范了草原承包经营管理体系。通过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进一步明确草原权属,为符合要求的牧民换发了新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证》。建立健全草场清查、集体草场发包、档案管理、经营权登记等各项工作制度,对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发包、变更、转让和注销登记实行常态化管理。为进一步探索依法确认牧民对承包草原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强化物权登记管理,健全牧区市场经济二、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权保障。
检验和提升了队伍素质。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执行政策到位,工作内容合法合规,工作方式合理有效,各级各地对工作内容、原则、步骤、方法、档案管理以及软件运用等内容均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培训,保证了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保质保量稳妥推进。通过完善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检验和历练了一支业务技能强、能吃苦、肯钻研的草原技术人员队伍。
三、破解难题 要确权先赋权
长期以来,牧民贷款难的问题始终制约着畜牧业扩大再生产,其主要原因就是牧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新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不仅仅提高牧民流转草场的积极性, 还为草场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得牧区发展更有活力。
新的草原确权承包稳定现有的草原承包关系,建立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草原确权承包管理模式,健全责任清晰、管理科学的草原承包经营运行机制,更加有效地保障广大农牧民对承包草原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合法权益。在稳妥有序地推进确权承包工作中,各级各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入户核实、四至确认、公示审核、签订合同、建立登记簿,把工作做严,做细,做实。
农村信用社分别利用“草原确权承包经营权证”为牧民办理了抵押贷款750万元,主要用于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设施扩建、牲畜品种改良及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内蒙古推进此项工作的排头兵。
之前,牧民缺乏有效抵押物,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无门,只能以向亲朋好友以及民间借贷方式来获取生产所需资金。草牧场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牧民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设施扩建、舍饲育肥、牲畜品种改良、购买牧业机械及第三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牧民有了抵押贷款,既可以保障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及第三产业发展,还能有效提高牧民收入。
措施得力 化矛盾显效益
草原确权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困难多、任务紧,特别是草场承包中历年积累矛盾多,关系复杂,包括有各类移民、个人流转、顺延承包等各种形式的草场变更及界线不清引发的矛盾纠纷;管理不规范、资料不全、技术落后导致的图证不符、面积重叠等问题,更加剧了工作的难度。
“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是此次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试点最大的难点。有效解决过去落后的草原承包手段产生的遗留问题,就必须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草原确权承包管理模式,健全责权清晰、管理科学的草原承包经营运行机制,把保持现有草原承包关系稳定不变的要求落到实处。”他介绍说,“为确保确权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探索和建立了有效的纠纷调解处理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确权工作中,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努力创新、探索出了多项工作方法。一是未承包到户的嘎查机动草场以“联户承包”方式发包 ,但“确权不确地”,进一步加强管理,达到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二轮草原承包期内全部牧户公平享受改革红利的目的;二是对于与嘎查村没有承包关系的流转经营户,创新性地发放了“其它经营权证”,使草原三权分离有了突破性进展;三是对于面积不符现象,创作性的采取“长退短补”办法,真正实现了“证、账、地”相符;四是对于水井、房屋等基础设施越界的牧户,创造性地采取“等量互换”措施,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