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xx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 小路 荷塘 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 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 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 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 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 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 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 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 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 美丽
  气氛 宁静
  格调 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xx的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xx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 小路 荷塘 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 受用无边月色 我什么没有 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 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上海
  注释:
  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14、作业
  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更觉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用得绝佳,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三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李陵答苏武阅读答案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赵康靖公神道碑阅读答案公讳既,字叔平。七岁而孤,笃学自力。年十七举进士。当时闻人刘筠戚纶黄宗旦皆称其文词必显于时,而其器识宏远,皆自以为不及。天圣五年,擢进士第三人,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归见父老故人,低处的温暖阅读答案原文低处的温暖杜巍清晨起床,打开窗子,那么多鸟儿落在电线杆上,它们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将头藏到翅膀下,看上去很受气的样子,有些凄凉。原来是一些小麻雀,大自然当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鸟儿盐城自然保护区现代文阅读答案原文盐城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为4553。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沿海滩涂珍禽越冬栖息地,也是我过为数不多的著名湿地保护区之一。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自然保目贵明阅读及答案参考目贵明原文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选自管子九守)注释贵以为贵。明聪明,这里指明苟富贵无相忘阅读答案及答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教学反思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是一首歌颂我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儿童歌曲。本课在设计时力图抓住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努力说说我自己教学反思设计这次作文,出发点是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一些,并同时能让老师了解一下学生的作文状况。这次作文设计,我本着努力实施新课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实际上的实施和实三年级美术海滨小城说课稿一纵横联系,说教材。海滨小城是人教版第五册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小城美丽的景象。他用了五组画面分边是海天的远景画早晨海上日汉语拼音jpx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初步掌握上两点省写规则。3学会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开头的三拼音节。4认识5个字,会读儿歌。二教材分析本课包散步教案推荐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若重的特点。以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教学难点小组活动时,寻找典型词句,体
论诚意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附答案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论诚意文学作品类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论诚意文学作品类阅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第六课创造价值承担使命第二节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第二框正确选择人生道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人生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2021光棍节短信内容祝福语精选100条你和我,两个人,占空间,是双份你光棍,我光棍,都寂寞,都伤悲倒不如,相约定,结伴侣,皆脱单有人陪,有人伴,不寂寞,愿长久!光棍节愉快!小编整理了20xx光棍节短信内容祝福语100条ABAC形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在词语和成语中,有许多叠词格式的词语及成语。ABAC式的成语是指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的成语。ABA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盘课后反思设计意图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图案有山水,鸟兽,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的图案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都是运用中心对称的原理设计。通过让幼端午的鸭蛋教案17端午的鸭蛋授课时间年月日知识与能力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过程与云南的歌会教案16云南的歌会授课时间年月日知识与能力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3掌握本文的词语。过程与方法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情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12单元)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和作者的爱国情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知识与能力1生字认识认字鞭策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任何人都是自己行为的镜子!看他人的优点,自我鞭策看他人的缺点反省自己。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鞭策的词语解释及造句,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鞭策的意思拼音bincegrave意思(1)含近义词的词语收集整理词语,伴随着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观念新现象而涌现出来,这是现阶段汉语词汇发展变化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含近义词的词语跋山涉水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围绕的词语解释及造句这条带子就像书的肋骨,帮助我们围绕它进行缝订。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围绕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围绕的基本含义1环绕某个中心2包围环绕3谓以某一问题或事情作中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