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⒉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⒊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⑴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⑵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⒋谈话法:
运用师生之间的谈话组织教学,既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⒌练习法:
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⒍讨论法:
运用讨论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⒈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⒊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⒋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⒌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⒍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认识"平均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鉴于这个特点,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⒈贴出图片:8个梨,4个盘子。提问:
⑴老师这儿有8个梨,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⑵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⑶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梨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在此,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为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础。
⒉说明:
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通过教师说明,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⒊指名生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通过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⒋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⑴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⑶指名生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此题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⒌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可让学生利用学具边分边说。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观察、辨析比较、动手操作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决了除法初步认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分页标题#e#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较好地发挥了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认识除号
⒈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
⒉先让学生试着说除号是怎样写的,再教师讲解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⒊教师示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此环节把"除号"的认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对除号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计算及讲解意义
此环节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采用了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⒈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8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们把几个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几份?"4"写在除号后面。
⑶每盘分得几个?就等于2。
⑷这个算式怎么读呢?让学生试着读。
⑸"8 4 = 2"表示什么?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试着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能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通过说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法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⒉练习。
⑴填空: 24 4 = 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 12 6 = 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⑵先说出图意,再列式。
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⑷看算式说出意义。 6 2 = 3 12 2 = 6 12 4 = 3 20 4 = 5 以上练习题的设计,围绕着此环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着,由形象具体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 ⒊小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页标题#e#
⒋质疑。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启发 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
(五)、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 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⒈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 2 = 10 5 = 12 3 = 此题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15 =
⑵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⒊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⑴把18棵树,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⑵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关在3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⑶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 2","2"是从哪里来的。
⑷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⑸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 5",一个列式是"5 10"? 以上的5小题所反映的事实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应用的数学和问题解决的数学,
⑷⑸两题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虽然学生还不会计算"5 10",但让学生先试一试,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⒋游戏。
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此题的练习,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练习题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层层递进,由"再现性"进入到"内化性"深入到"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小班绘画仙人掌活动目标1了解仙人掌的主要特征。2能充分发挥想象将仙人掌变化成其他的物体。活动准备1仙人掌ppt2范画两张(由仙人掌变化出来的熊猫和蛋糕的图画)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仙人掌的图片,引出
手绢变变变活动名称手绢变变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多种颜色的小手绢,纸箱(魔术箱)教学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宝宝,小朋友们今天都这么漂亮啊。老师的眼睛里有每一个小朋友,小朋友的眼睛里有老师吗?哇!小朋
找找相同的幼儿园目标一认识圆形三角形,了解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二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图形和色彩。准备一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本第2页找找相同的幼儿园二黑色水彩笔。过程一说说我们的幼儿园你喜欢我们的
幼儿园体育教师新学期生活及工作计划我今年周岁24,但从数字来看确实不算大,或许因为较早的参加工作,我总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虽然和周边的人谈论起年龄时,他们总说我还小呢!我觉得25岁是人生前半期的分水岭,到了该有担当
幼儿园小班日工作计划一各领域预设目标语言领域1学习用普通话念儿歌。2享受聆听故事的乐趣。3说出与手相关的工具的功能。4学习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想法。艺术领域1学习与身体相关的歌曲。2运动四肢关节。3初步
学年第二学期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计划教师保育员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本学期是这批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也是最关键的一学期。如何使他们永远
幼儿园小班半日活动记昨天下午,我园进行了半日开放活动。小班孩子第一次进行开放活动,之前我还有些担心,孩子们见了家长会不会不听老师的组织,会不会撒娇哭闹活动开始后,孩子们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似乎
2022年秋季幼儿园大班班务总结xx年即将过去,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里,从我们从自身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分析本班孩子情况,这些孩子来自不用的家庭,虽然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肌体发展水平
幼儿园教育随笔榆林小学掀起三绿活动高潮榆林小学掀起三绿活动高潮为纪念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增强儿童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榆林小学以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
短文两篇(巴金的日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句。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
unn教学反思unuumln教学反思关于一年级拼音部分unuumln这一堂课,我先把本节课的整体情况说一说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学环节比较清晰,主要有发音及正音拼读书写几个环节,教学过程流
大班关于秋天音乐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
谈作文创新的标准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创新可以说是语文创新的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是不同于自
把握新课标构建新语文教学常规把握新课标构建新语文教学常规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自上而下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发生的过程来看,语文首当其冲。尽管语文教育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但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
学做时间的小主人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
北师大版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范文教材简析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拓展阅读海市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金钥匙。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灵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教学目的1针对景物
背篼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2读准攒撩揩抿等生字,理解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认清蜿蜒的字形。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尝试背诵有关段落。4初步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品德。教学重点有
废园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读课文,理解并体会文中表达的对年轻生命被无辜扼杀的痛惜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凶残暴行的愤怒谴责与控诉2理解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理解文章含蓄的语言4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历史,
课文沉香救母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
关于中班生活教案我在长大活动目标1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2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活动准备小时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成长照片组背景音乐小班与中班的运动录
二力平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二)重点与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
大班户外自主活动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