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教学过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长江北岸的瓜洲。请同学们先读一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吧!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泊船瓜洲》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泊船瓜洲》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会写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
  2、我会诵读《泊船瓜洲》。
  3、我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当时王安石是怎么推敲的。
  4、我会解答课后的思考题。
  5、我会说《泊船瓜洲》的大意。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用词的推敲。
  生1:"到"
  生2:"入"
  生3:"吹"
  生4:"满"
  生5:"来"
  生6:"戏"
  生7:用"绿:最好。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从"一水间""数重山" 体会那种离家近情更却的感受。
  3、学生展示诵读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的感悟,展示对诗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对诗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诵读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诗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诗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
  5、画一画展示诗中意境。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2、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诗
  2、把《泊船瓜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教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
  2、引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秋思》和《长相思》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秋思》和《长相思》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秋思》和《长相思》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诵读《秋思》和《长相思》。
  2、我会解答课后的思考题。
  3、我会说《秋思》和《长相思》的大意。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秋思》和《长相思》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抓关键字或诗句来体会。
  3、学生展示诵读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的感悟,展示对诗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对诗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诵读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诗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诗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读一读第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背诵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2、学生仿写思乡的诗《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 了解大意 理解诗意 体会诗境 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
  (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3)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呢?)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
  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三)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 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诗情。
  2、突破方法:
  充分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
  【教学程序】
  一、学习《泊船瓜州》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生回忆,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⑵ 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2、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3、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⑴ 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4、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⑴ 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⑵ 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⑶ 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⑷ 同桌互读,练说。
  ⑸ 指数名学生说。
  ⑹ 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⑺ 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⑻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 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⑽ 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⑾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⑿ 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5、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⑴ 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⑵ 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⑶ 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⑷ 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⑸ 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⑺ 感情朗读。
  6、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⑴ 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⑵ 练习背诵。
  二、学习《秋思》《长相思》
  1、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2、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⑴ 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⑵ 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⑶ 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⑷ 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⑸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3、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⑴ 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⑵ 指名答。
  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⑷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⑸ 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⑹ 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⑺ 小组内交流:
  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⑻ 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⑼ 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⑽ 感情朗读。
  ⑾ 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⑿ 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⒀ 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4、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同伴互评】
  设计者将三首古诗融为一体,第一首古诗精讲,第二首略讲,第三首古词就基本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循序渐进。在诗文学习中,教师较好地抓住了以诗情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拘泥于以诗讲诗,同时又注意了三首古诗的一贯性,让学生体会到,乡思的表达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在最后一部分加上一个三诗的对比,相信对表达方式的感悟,学生会有更深的理解。《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B案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背诵,积累语言
  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渔歌子
  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
  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
  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
  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
  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8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
  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 了解大意 理解诗意 体会诗境 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 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 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 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 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0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名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
  《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2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方块字里探春秋的教学反思由于孩子们对方块字的含义不甚了解,于是教学一开始就安排了揭示方块字与汉字的关系方块字就是汉字。方块字里探春秋重点在探,我把本次教学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追寻方块字溯源,一是展示汉字的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答案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吕氏春秋务本的阅读题目及答案文言文,完成47题。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晏子春秋文言阅读答案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关于儿女朱自清阅读答案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有五个儿女了。儿女应该怎么教育?来看看朱自清时候怎么养他五个儿女的吧。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儿女朱自清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儿女朱自清阅读材料我现在已是工夫常负无心人的阅读与答案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乎成了公认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文人做到功到垂成攻不十,不易器。其实,对于古人这句话,只谈工夫,不谈有心,只谈了真理的一半,人世间,工夫常负无心人的事比工夫不负有心人儿女的阅读答案儿女一文出自朱自清笔下,是一篇经典的文章。小编整理了儿女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练习有所帮助和裨益,关于儿女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保护地球母亲,儿女的责任教学设计范文学习目标知道我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培养自己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重难点感受我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自觉形成保护创建新集体及三个和尚教学设计篇一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二课时创建新集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探讨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回顾小学班集体的特点,展示对新班中班主题活动脸上有什么教案活动目标1感知五官的位置和功能,激发幼儿对自身的喜爱与保护。2喜欢倾听同伴说话。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5发展
四年级上册Unitampnbsp2ampnbspLetsampnbspmakeampnbspaampnbspfruitampnbspsalad导学案四年级上册unit2letsmakeafruitsalad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故事。2。能听懂,会读,会说以下词汇banana,grape,mango,p对小学英语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小学英语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五年级下英语教学反思五年级下英语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的空间更加开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发展。上课一开始,播放每单元Letschant歌谣Moduleampnbsp2ampnbspLondon(新标准四下)module2londonunit2thisistheriverthames。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会读会写会说词汇longwidemanyriveroldfamousb)基本会唱歌外研社五年级英语Icandoitverywell。教学反思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要想上好这堂课比较难,要做到把整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在这一节课内要很好地完成,却很不容易。一优点本节课在价值效率方面,我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一年级级英语下册单词音标(新起点)新起点一年级下单词1hrchairt643603601椅子2hrwindowwind601u窗户3hrwallw596l墙4hrclassroomklsrum教室5hrdoord5三年级英语PEP下册单词表(第四单元)小学三年级下册u4peachpitfn。桃子桃树桃红色pearpzen。(园艺)梨树梨子orange5rrindv橙色(的)watermelon5wctemelenn。西瓜appl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复习unit1喂你好先生喂你好我是我是这是我的兄弟名字名叫和同又并且小姐老师班全班同学你的什么是什么新的老师好的遇见会面你见到你很高兴也unit2好的早上孩子们(复数)怎么怎样是你你三年级英语上册易混单词(2019新版广州版)三年级上区别单词nameclass小朋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学完本学期的新内容了。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单词的音和形很相似?你能区分吗?1。bedbag2。tableapple3。busb三年级英语三起第一册单词含音标(2019新标准英语)新标准三起一册单词表module1iaiamaeligmimaimiamaahhellohel601650hihaiooh601650goodbye650dbaiarehowha6脚内侧踢球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脚内侧踢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