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平行线的判定初中数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汇报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
  例2教学中的辅助线的添加。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布鲁纳说过:"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形成。"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同时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道具"纸带"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承前启后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L3相交,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提问:如果 1= 5,直线L1与L3又有何位置关系?
  此问题旨在复习原来的知识,从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因此在复习好旧的知识后马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如何判断一条纸带的边沿是否平行?
  要求:
  1、小组合作(每组4人,确定组长、纪录员、汇报员等进行明确分工);
  2、对工具使用不做限制。
  对于要求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而在最后当汇报员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而在要求二中明确了对工具不做任何限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会使我们的方法多样。
  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罗列,问其根据,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总结学生的各种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推二画三折。
  ⑴.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画法的依据就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除这样的推法外学生也会想到用画同位角的方法来说明。就比如第2种情况中。
  ⑵将纸带画在练习本上,作一条直线相交于两边,如图所示,用量角器量出 1, 2,利用同位角相等,来判定纸带上下边缘平行;
  而有些学生可能想到直接在纸带上画,直接在纸带上作一条相交于两边缘的直线,因为纸带局限了作图,因而可以利用的只有 2、 3、 4。用量角器度量学生会发现 3= 2, 4+ 2=1800。
  ⑶折的方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示和归纳,学生就对平行线的新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请学生模仿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形式请学生给出总结。应该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会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发现了平行线判定的其他方法,此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利用动态再来演示这两种判定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给出板书。在多媒体课件里可以是一句完整的表达,而在板书时,为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只简单地记为:
  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其实在教材中对这两种判定方法的编排里,它是先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教学,然后再经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方法巩固加深,然后再从开始的引题里让学生寻找同旁内角的关系,从而引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种判定方法。而我在对这节课的处理上则是直接利用"纸带问题"引导学生先得到这两种方法,而后再是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巩固、应用。
  3、 初步应用,熟悉新知
  "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给出以下两个小练习,意在对平行线的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解。
  找一找,说一说:
  1.课本练习: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⑴若 1=750, 2=7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⑵若 2=750, 3=10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2.根据下列条件,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图(1) 1=1210, 2=1200, 3=1200;
  图(2) 1=1200, 2=600, 3=620。
  对这2个练习可直接由学生抢答,并说明理由,因为题目简单又由这样抢答的方式,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此时马上推出范例教学。
  例2、如图 C+ A= AEC,判断AB和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确定例题是难点,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根据已有的条件与图形,无法解决问题时,要添加辅助线。
  2、 将推理过程由口述转化为书面表达形式,这也会让学生感到一定困难。
  因此在本例题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地位,启发学生思考当遇到要我们说明两直线平行的时候,应该要从已知和图形中寻找什么?这时学生会总结学过的三种判定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在本题中是否存在满足这三种判定方法的条件?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在没有防碍题目的前提下对图形做适当的改变,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辅助线。
  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说一说,写一写:
  1. 如图, 1= 2= 3。填空:
  ⑴    1= 2( )
      ( )
  ⑵  2= 3( )
      ( )
  2.如图,已知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 1+ 2=1800。请说明L1与L2平行的理由。
  练习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动手。
  说明:练习1由学生个别回答,其他学生更正,教师作注意点补充;练习2由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同练,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在巡视时可做提示,最后集体批阅。
  因为我所面向的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总体的素养相比较市直属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我在对练习的选取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课内练习,我想教材之所以为教材总是有他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取性。当然对于好的学校或者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提高,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它又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编排题目的时候我也特意找了关于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一种实际的背景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对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随机来定,课内有时间,可以让同桌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假使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思索,但是不作强制要求。
  附加题:
  ⑴小明和小刚分别在河两岸,每人手中各有两根表杠和一个侧角仪,他们应该怎样判断两岸是否平行(设河岸是两条直线)?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⑵一个合格的弯行管道,当  C=600, B= 时,才能在经历两次拐弯后保持平行(AB CD)。请写出理由。
  5.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用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索本节课的收获
  提醒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
  ⑴在实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⑵如果要判定两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联想到……
  6.布置作业 :
  结合教材上的课外练习与浙教版作业本,选择适当的作业题,避免重复。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空隙拂过漾起等词语,朗读课文,能背诵二至四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时,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事可爱的动物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说说写写可爱的动物。教学目的能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并能认真地写下来,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山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理念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1一课前交流1同学们,一年级第三单元数字教学设计一这些字你都认识吗?(出示卡片)一两三四五只个数小朋友去二六七八九十花第一次复习()第二次复习()二写数字。1。数一数,写一写。2。你还会写哪些数字,把它记下来。()()()()三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最新古诗两首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暮江吟教学设计范文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学生背。(略)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小学生命教育永怀感恩心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啊?(小乌鸦和乌鸦妈妈)2。仔细观察图片,谁能给同学们说说图上的内容?3。小乌鸦为什么要这样做?(回报妈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案范文(通用5篇高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会主题班会教案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
阅读理解训练家里养了一只猫带答案家里养了一只猫。今年秋天,它产下了两只小猫,都带着虎皮纹,一只跟它自己一模一样,一只猫色发黄。猫的生命是很单调的,幼年神情天真,看见会动的很激动,试探几下扑过去,一年过后,就变成了中和胜相院记阅读答案中和胜相院记苏轼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学之,皆入山林,践荆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脍,燔烧烹煮,以肉饲虎豹鸟乌蚊蚋,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年而后成。其不能此者走进差生的心灵一次课堂教学的反思有一次,在办公室里,我无意间翻开了语文老师桌上的一个作文本,作文题目是一个差生的自述。文章是这样写的我是差生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我们并不想当差生,我们也曾经努力过让听写成为快乐在英语学习上背诵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然而语言的学习又是少不了积累的过程的,特别是在我们缺乏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的情况下。以前每个单元的单词句子听写情况都不是很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把教育无奈的21个造句精选无奈造句1她无可奈何地得出结论,承认我是对的。2对于小明这种顽皮的学生,老师对他无可奈何。3面对困难重重,他感到很无奈。4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但都要坦然面对。我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利用画唱演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提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且爸爸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阅读理解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转变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新的课程观。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一刚学黄冈竹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阅读教学教学反思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