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导体与绝缘体》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利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能够区分金属、石墨、食盐水、人体是导体,塑料、橡胶、陶瓷是绝缘体。 3、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检测区分生活中常见物品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 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电流检测器、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食盐、水、搅棒、人体验电球 分组实验:电流检测器、常见材料实验袋、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谈话:大家先看这里。【出示简单的电路连接】见过吗?这是一个简单电路。 如果我把开关按下去,灯泡就会?? 2、设疑:如果我把一节导线断开,用其它物品代替这一部分导线,小灯泡还会亮吗? 二、引入课题 1、提问:我们来试试吧,请听实验要求:打开开关、接入物品、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打开开关、取出物品。 2、学生分组实验 3、设疑:奇怪,有些组的灯泡亮了,有些组的灯泡却没有亮。这是怎么回事? (实物投影分组的材料,并进行分类) 4、灯泡没有亮了,说明了什么?(生回答电流没有通过,或者这个物品不导电,或者这个物品是绝缘体)灯泡亮了,又说明了什么?(生回答电流通过了,或者这个物品导电,或者这个物品是导体)。 5、定义: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物品,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导体与绝缘体。(板书:导体与绝缘体) 三、制定实验步骤 1、提问: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哪些物品是导体,哪些物品是绝缘体?我们需要做实验检测。请看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 2、谈话:既然是实验,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先说一说你们组的实验步骤。(学生2分钟自主探讨实验步骤,教师巡视参与) 3、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步骤,教师帮其理出顺序。(评价学生:你说的真棒!你观察得很仔细!教师态度要和善,要发自内心的去鼓励学生。) 4、评价:明德门小学的同学真棒,自己可以独立制定一套基本的实验步骤,老师把大家的实验步骤再进行完善。 教师归纳: (1)小组进行分工; (2)预测物品能否使小灯泡发亮; (3)检验电流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4)实际检测物品能否使小灯泡发亮; (5)重复检验一次; (6)记录; (7)整理实验台; 5、小组分工:组长、管理员、检测员、记录员。 6、引导小组分工合作 谈话:请看实验要求:①分工明确到位②实验小心翼翼③交流轻言细语④发言声音洪亮⑤做一名倾听者 四、学生展开实验并汇报 1、教师分发材料袋,小组展开检测活动,教师巡视参与。 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1)组内一名同学汇报,另一名同学做助手,将小组的检测结果贴在相应的区域; (2)在汇报时,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检测的物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3)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3)再分类,看看导体的材料有什么特征?绝缘体的材料又有什么特征? 3、小组展开汇报,分别得出导体的材料有:金属、石墨;绝缘体的材料有:塑料、橡胶、陶瓷。 4、提问:你喜欢导体?还是喜欢绝缘体?(学生各抒己见) 5、追问:假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导体,会出现什么现象?都是绝缘体呢? 6、小结:这两种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必备材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导体和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会同时出现在电工材料或电器中,就像这些材料。(播放视频) 四、探究水和人体的导电性 1、过渡: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固定材料的导电性能,那么水导电吗?教师出示一杯水。生出现两种答案:会或不会。 2、探究水的导电性 (1)师:好!实验见分晓。师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实验。 经过实验,灯泡没有亮,说明这杯水是绝缘体。 (3)设疑:如何改变水的导电性能,使它成为导体? 师:大家看这里。这是一些盐。倒入盐,我们试试小灯泡会不会变亮。 (4)小灯泡亮了,说一说你的想法。 (5)学生猜测,可能是盐导电。教师擦干检测头,在盐中做实验,发现小灯泡没有发亮。再把检测头放入盐水中,小灯泡又亮了。(通过这个行为,帮助学生辨析) (6)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食盐水能使小灯泡发亮)板书:食盐水 (7)用电安全的教育 在我们生活中,只有两种水是绝缘体,一是绝对纯净的水,二是蒸馏水。而只要水中含有可溶解杂质,就能改变水的导电性能。我们的生活用水就是导体。在这里,李老师给大家强调:水和电的实验,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实验,大家千万不能去尝试。 3、探究人体的导电性。 (1)提问:了解了这么多的导体和绝缘体,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关心,我们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这里有一个人体验电球,它能检测我们人体的导电性能。但是,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就由老师来完成这个实验。老师一手捏住其中一端,另一只手捏住另外一端。如果验电球亮了,说明人体是导体;如果验电球没有亮,说明人体是绝缘体。 (3)实验:教师实验,验电球亮了。检测出人体也是导体。 (4)安全教育:通过实验,检测出人体也是导体,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能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电源,以免发生意外。下面一些做法,请你做出判断。 a) 检查电器时,必须断开电源。 b) 发现电线掉在地上用手去捡,或用湿木棍去挑。 c) 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d) 发现有人触电赶快用手去拉。 五、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1、通过这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认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那么下节课我们将对安全用电做更多的探索,请同学们回家查找关于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探讨。 六、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人体 食盐水 金属石墨 塑料 橡胶 陶瓷 不锈钢勺子 笔芯 塑料尺子 橡皮筋陶瓷勺子 不锈钢尺子 塑料梳子 橡皮 回形针塑料勺子 透明胶带 铁夹子 钥匙 七、教学反思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导体与绝缘体》,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与磁》的第二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一课内容"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完善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知。针对这节课的特点,我尝试让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在小组探究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本节课,我有的放矢的根据学生特点,调整课程容量,使师生共融于课堂当中。就这节课来说,我认为亮点有以下几个: 第一,以旧引新,层层深入,教学思路清晰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如何将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流畅的开展下来,是一个难题。我按照学生认知的.一般顺序和科学研究的一般顺序来设计课堂教学。首先,从学生认知顺序来讲,从固体的导电性入手,再到液体和人体的导电性,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陌生,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新事物,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第二,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科学探究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有一定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金属是导体,塑料等物体是绝缘体,甚至有学生知道干燥木头遇到水后会变成导体。可是,越熟悉的东西孩子们越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所以,我将这堂课的知识概念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亲历导体和绝缘体的探究过程,在常见的生活物品中寻找规律。 但是,并不是所有环节都是让学生一一动手探究。考虑到电的危险性,固体材料我制定为分组实验,学生参与动手探究;水和人体的导电性我采取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探究。 第三、规范示范,科学激发,培养科学素养 本课以检测一件生活常见物品作为研究的开始,教师演示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这件物品,这组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老师规范的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对实验成功的影响是重大的,尤其是在电与磁单元,这种规范、严谨的演示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帮助很大,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切实之举。 第四,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科学实验中,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往往决定着科学实验成功的系数,关系着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准备无误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中的科学实验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科学实验,所以更需要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实验之前,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步骤的制定当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而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第五,立足教材,精心选材,让科学和生活密切相连 篇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课题:《导体与绝缘体》 教师:刘贵全 学校:共和小学 时间:2012年3月23日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 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 教学重难点 1、 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 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 教学准备 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 2、 学生汇报。 3、 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 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 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学生推测。 6、 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 1、 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2、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 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 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 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 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 问。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 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 学生讨论回答。 9、 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10、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11、 让学生说一说我们教室或身边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橡皮B、铁片C、纸片 D、木棒 2、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铜丝B、铁片C、钥匙 D、塑料 3、钳子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塑料是为了( ) A、看起来漂亮 B、可以经久耐用 C、绝缘和防止触电 判断题 1、电路中开关制作的材料都是导电材料。() 2、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只要检测一次 ( ) 3、铁是一种常见的导体。( ) 4、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的材料。() 5、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