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1 回头看以住教学"四则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但练习中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常会出现。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 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5-126页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意识和习惯,认真地审题,正确地进行口算、笔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质疑引导,组织练习;学法:小组合作,独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要想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就必须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须掌握好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教师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请积极举手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点?看谁想得多? 教师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然后指出上述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用一个知识结构图描述上述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复习状态。)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情况。 请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各小组建构的知识网络图。 3、师生共同分析建构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罗更多相关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介绍讨论构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四则运算。 1.出示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学生同桌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律,即都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小数的加减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必须将两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才能相加减。 4.同学们,要想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做到什么? 教师讲明:首先要认真细心地进行审题,然后再计算,计算后要进行检验。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检验呢? 师(出示教科书第125页第4题):请同学们看这一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 这一题正确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师生交流。 6、出示练习题 计算并且验算。 7.83+1.6780 6.4 6.12—3.581435 35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检验。 集体订正。 7.出示:4000 25一13 12 64一(7.2+5.9)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属于什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 那么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进行交流。 师小结: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学生独立计算上面两题。 8、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还注意了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复习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使运算简便)。 2、出示练习二十一第7题。 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运算定律进行填空。 你是怎样填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 4十188 4101 87 135 50 225 33 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运算。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题目中的图给我们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几大行星? 学生观察回答。 看了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表,表中的数据是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想办法计算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说明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样更加巩固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教师下发作业纸,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题目如下: 1、运算下列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36+95+74+105188 35-188 34 67 2.5 0.04 0.32 12.5 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吨()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时()分 560000平方米=()公顷 3、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苹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题目,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师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待加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熟记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认真审题保证正确率 进行检验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3 练习二的习题基本没有问题。解决问题时,强调指出第一步先求什么?第8题可以让学生读题先估算,再笔算。3*140大于400所以03年植树多。第10题借助线段图分析,思考题建议学生用运算顺序自查。说说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 困惑:本单元教材始终没有出现四则运算的读法。如27/3*7是读作27除以3再乘7还是27除以3的商乘7,积是多少?似乎同级计算依次读也可以吧?(本册以前教学都是依次读出的)但是不同级的一定不能只依次读书来。同时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在读法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四则运算各部分名称不是很熟练,建议简单复习加减乘除法个部分名称。 可补充的练习: 1、在425、108、528、3、5,中取3个数组成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 2、按要求写算式(每人一块小卡片黑板,便于互相检查) (1)差加一个数;(2)一个数减商;(3)先求积,再求商,最后求差 3、先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4 四则运算这个单元我用了7课时教学,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教学内容。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学习接受能力不强的特点,书本上的习题基本上要集体反馈一次,所以四则运算的变式充分展开。如根据分布算式列综合算式练习未能落实到点,三步及以上四则运算的读法及文字题来不及展开,注重运算顺序而口算和笔算训练得不到强化。 曾经在第4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认识了小括号,也出现一个递等式。当 时 老师们就议论要不要教学脱式计算。由于教材后面没有再涉及,所以并没有正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而且综合算式也没要求用脱式计算。然而本册教材对递等式计算书写格式依然没有正式提出教学,但是规范书写格式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例1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列式计算都很简单,几乎全部的学生都能完成。所以重点指导学生用递等式计算。学生对综合算式不陌生,但是对脱式计算却很陌生。要求划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用递等式计算(注意等号的书写位置)例2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独立解决(2种算法都会出现,第7册就接触过)。教材把四则运算顺序的教学编排在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中,沟通枯燥的四则运算顺序和生动的解决问题,赋予四则运算以生命。 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会按自己的计算顺序改变书写顺序如:7 8=56208+56 =264 改写 7*8+256虽然意义相同,但是用了加法交换率。是否要求按顺序依次书写成 256+7*8? 第四课时 例4在理解题意后,学生求两商的差的第一种解决方案很容易出现,复习例3,第2种先求差再求商,就有部分学生理解有难度。所以本课的第一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括号内算式的意义及使用小括号解决问题是问题更加简便的作用,了解小括号的性能。有小括号例5的读法依然要让学生在认识意义的基础上去读。 第五课时 例4和例5排在一起内容比较紧凑,练习不够,而小括号的出现使四则运算的难度增加了一星。所以认为必须及时巩固。 第六课时课时内容比较简单:有关0的运算 通过整理分类,概括出有关0的运算特点,着重理解0不能作除数。通过抢答有0的混合得数,体会0的特殊性和趣味性。 课堂教学习惯小结先"乘除"后"加减"就有学生固定思维一定先乘后除,先加后减,反而把同级运算顺序给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