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湖北会场(现场研讨课)一等奖长方体的认识

  执教:高 众 辽宁省抚顺市学院附属小学
  指导:卢喜强 辽宁省抚顺市教育学院
  马中华 辽宁省抚顺市教育学院
  艾冬梅 辽宁省抚顺市学院附属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进而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模型,再使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获得研究立体图形的经验;体会研究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
  【学生分析】
  为了明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们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附答题情况)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答:大楼,字典,文具盒,门,窗户,书柜,黑板等等。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长方体你认为应该研究些什么?
  无答案:5人。边长:3人。面积:7人。周长:2人。
  你喜欢怎样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听老师讲:0人。自己研究:2人。先自己研究再老师指导:15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指出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初浅的认识程度。比如,有的学生说窗户是长方体,进一步追问后又叫不准了,也不能说明为什么是或者不是。我们制作了有两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盒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长方体,25个学生中有9个说是长方体。
  其次,学生不能明确进一步研究长方体还需要研究什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第三,学生喜欢独立研究、探索新知识,而且知道要拿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盒子来研究,更多的学生也不是盲目的研究,希望有老师的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
  借助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2.学生从老师准备的学具中选择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盒子。
  3.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4.教师小结完善课题。
  二、探究交流,归纳特点
  1.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
  (1)教师演示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小盒 白色小盒 长方体透视图。
  (2)正方体与长方体过程相同
  2.了解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1)指透视图,问:“从这个长方体中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面、棱、顶点”。
  (3)指导学生在学具上找出面、棱、顶点。
  3.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针对“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教师巡视,分组指导。
  (2)集体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逐步完善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并注意发现和鼓励不同的发现方法。
  (3)归纳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填表。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问:“正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图说明高、长、宽。
  (3)指导学生找出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
  5.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异同。
  (1)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讨论:有人提出“正方体也可以说成是长方体”,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3)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p15—1,学生测量后,教师追问其它棱的长度。
  2.p15—2,表扬利用“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思考的学生。
  3.把p15—3改为拼盒子游戏。
  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略)

猫教学片断及反思教学片断在教学猫的性格有什么古怪之处时,学生找出这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师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生无论也师你能用它说句话吗?生生无论我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外研社英语六上册Whatsyourfavouritefestival?教学反思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各位抽空来听我的课。下面我简单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首先我觉得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过程中心态很放松,不紧张,教态自外研社三上册Howmany的教学反思1。注重为用而学,学了就要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数字15,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因而在教学的时候我就从生活中的英语入手,例如教学two的时候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两枝笔两本书,自己身上的两最新傅雷家书教学反思导语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的家信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最新傅雷家书教学反思,欢迎借鉴!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矿泉水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我们买饮料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思考的情境,学生不同的意见引发了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利用学生的估算的基础根据已有的信息寻求适当的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反思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的主题情境是配菜,我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搭配早餐这一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范文篇一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的,鉴于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对运动的相对性,以及相对静止还不会,所以我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从现象上去感受地球自转。因此我的宽待的造句宽待拼音注音kuandai宽待解释意思宽大对待。宽待造句1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2不应太宽待自己。3乌尔班是绝不宽待,伽利略将来到罗马,在宗教灯笼(剪贴)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测的方法,均匀地剪短直线。2,体验成功的快乐。准备剪刀胶水抹布每组12只范例过程1,欣赏范例教师出示范例还记得我们听过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只灯笼,但老师综合活动学做小工人设计意图三班镇的经济大部分来源于藤草工艺制作,到处可见工艺制作和工艺品。幼儿在家中耳濡目染家长的手艺,在幼儿园经常听到幼儿炫耀自己家长的手艺棒。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手工艺制作也很用呜咽造句1。转眼已是深冬,今年冬天的雪下得特别大,伴随着风声呜咽,似乎是在哀诉些什么。2。渐渐的,我觉得眼睛湿润了,也开始随着呜咽。3。他步入室内时听到那架蹩脚的留声机在呜咽。4。她呜咽着
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一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3感悟第二次对话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围绕课文珍珠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二教学重点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课文笋芽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会认笋等个生字,会写冈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课前准备布置学课文乡村四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追求随课堂的有效性,让随堂课在真实中见精彩,平实中现智慧,朴实中含韵味,踏实中求质量。学习目标独立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语文课文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课前准备北京的风景图,课件五年级上册网上呼救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具体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珍珠鸟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听说训练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珍珠鸟。2首先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请同学们听仔细,说清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3指名听说4齐说(RGB出示)5对于这句话,你有什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精彩的马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狗骑挥3个生字。2能按要求把小狗做数学题,猴子骑车,马钻火圈写具体。3知道人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学过程1复习。(1)多音字组词喝he()好ha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通过学习,学生能不丢字,不破字地朗读课文中等生正确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优等生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学困生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