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 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 (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 (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2、各小组内推选精彩的批注在全班分为内进行交流。 预设: (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批注:民国政局动荡,作为维新派的领袖看惯了政治与利益之间的丑恶联系,不谈不是不关心而是失望是叹息,转而学术一是怡情,二是低头走路。 (2)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批注:作者简单的几笔便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内容丰富的画面:坐满了听众—对于梁启超先生的仰慕人数之众,对于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 (3)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筑公竟渡河!筑渡河而死;筑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了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批注:梁先生的深度既体现在这里,十六字后面的内容便有十几页的文字、十六字后面画面便有半部电影、十六字后面的体会便是梁先生内心的浩瀚。 (4)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批注:带入感极强,如果你此时是坐在座位上,那么你会觉得自己就置身于梁启超的讲台之下,在梁先生记忆起来的瞬间,你前倾的身子才会在座位上有所着落。这样的写法甚好,可学。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2、整理归纳课上记录的批注,思考"质疑""批判"这两个词的深层含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但在小组交流阶段会出现有的学生直接找出文中的最后一句或者中间一句,那么在全班交流批注时就会出现对于理解文本引导性不强这一个问题,课下我也做了积极地反思应该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明确的具体引导,这样会使整个课堂更加的高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一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 一、竞猜题导入 我想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 1、他给二十世纪文坛留下2000多万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审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 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二、合作探究 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 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 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3、质疑用词写法: ⑴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4、探究明确: ⑴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评点大师: 作旁注: 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6、表演开场白: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三、教师小结 本课重点品文品人。品文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梁任公的肖像描写与凤姐出场的肖像描写异曲同工,展示凤姐肖像,明确其身材相貌气质的写法,任选班上某位同学或老师进行肖像描写,50字以内。 【教学设计说明】 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质朴而隽永,品人品文是教学重点,为落实《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教案从评改大师的角度切入,即为大师修改文章、评点文章,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确认了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既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布置作业则采用参照式阅读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转化为文字表达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篇3 一、导入 认识梁启超 1、我所知道的梁启超: 请学生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 2、梁启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灯片:梁启超青年、中年时期的活动及其照片,梁启超子女的照片。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梁启超,去感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课 走进梁启超 1、听课文录音: 伴随深情地课文朗读,同学们仿佛回到了清华大学的礼堂,大师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好,听完录音,请大家谈谈感受。 2、学生谈初步感受。 3、评点文章,深入感知。 ⑴出示评点法的要求:评点人物、写法。 ⑵自主评点,汇报结果。 品人: 活动: 请同学补充:一个的梁任公 让学生从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幻灯片出示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 品文: 为什么梁任公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热格魅力,还要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出示:语言简练传神;抒情叙事相结合。 4、总结 三、拓展 缅怀梁启超 幻灯片出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片断。同学们齐读,感受青年梁启超的豪情,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