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鸟事之四孤岛归鹭
前面发过3篇"海南鸟事",第1篇"海南的家燕是留鸟",第2篇"墙是人的边界,与鸟何干",第3篇"海南的麻雀不翻墙"。现在续写第4篇——孤岛归鹭。
要说海南观鸟去哪里,首先要去的地方当然是五指山的各个国家公园深处,虽不能进入核心区甚至缓冲区,最外围的试验区是可以到达的,诸如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等,都可以以游客的身份进入。密林深处有好鸟,那是自然的,但我还是想从人们生活环境周围的鸟类谈起,毕竟这些是最常接触到的。热带地区的独特优势,是有自己独特的鸟类资源。这种资源的独特性,其一是有特有种,如海南山鹧鸪,其二是有许多不常见种,第三是你那里有的鸟类我这里也有。我的直观感受首先是这第3条。因为中国之大,动物区系成分之复杂,常引以为骄傲。从北国到江南,广布性鸟种有许多,在北京可见,在山东半岛可见,在江浙两广可见,在海南也可见,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鸟种,生活在我们身边,与人为伴,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它的存在。
水中孤岛
这些普通常见鸟类,我还是想从我所居住的清水湾畔说起。清水湾海湾巨大,距离海岸不远的环岛高速两侧,皆为果园、农田和村庄,再向北是一道西北东南走向的山岭,构成一道屏障。这样一种生境,决定了一些在人类生活圈内活动的鸟类,这里也常见。前面谈过海南麻雀,还有在此越冬的家燕。作为一个从寒冷的北方来海南的人,看到家燕,那种惊奇与亲切感,油然而生。所以,每当我在傍晚,站在楼上宽阔的后阳台,远远的看着成群结队的大白鹭、白鹭和牛背鹭,从四面八方归来,汇聚到一片巨大花园的中心水域,那个小小的孤岛之上,在暮色之中,就像一棵挂满了雪白的木棉花絮的巨树,万红丛中你独白,心中的愉悦难以表白。都说倦鸟归巢,这些鹭鸟不是远行者,不属于"倦鸟",这里是它们共同的家。
花园远眺
白日远游,夜晚归来。对一个旅人来说,家是一盏灯。对清水湾畔这样一大片土地,这些白鹭们白天四散而去,各奔西东。下午,距离日落时间还长,它们便陆陆续续成群结队,回到这一个小小的孤岛树上,捡一个枝头落下,在此过夜。这里是一个大家,俗一点说,就像一个集体宿舍,虽因为拥挤不免相互之间吵吵闹闹,但和睦、和谐、稳定、共处是主旋律。大白鹭、白鹭、牛背鹭,距离太远难以区别,有时其中还夹杂三两只普通鸬鹚。我曾试图靠近一点,但花园的看门人不让进,人家说了,"老板不让!"一片巨大的花园,为老板所有,风景是投资所造,"凤凰"是招来的,外人不让看,似乎有道理。风景这边独好,可只是为极少数人享受。远远地,我在楼上看风景,不曾有人看我,更不必买谁的账。
远山景观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说,"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笼中鸟,比不上眼前这些白鹭;思念旧林,期盼的是自由自在。白鹭、大白鹭、牛背鹭、苍鹭这些鹭类,都是群居性鸟类,虽然也时常独处,但过集体生活由来已久。它们属于大中型鸟类,又不像猛禽那样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惯于独来独往。虽属肉食性,却具有弱的一面。弱者联合,强者独处,是自然体系中维持平衡的一条基本法则,达尔文正是从生存斗争中发现了自然选择。鹭类夜间都在树木上过夜,且是群居,这是一种最好的安全防卫方式。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包括鸟类,无论演化的多高级,依然喜欢群居,既有历史演化的一面,也有现实需求。
热带水田多鹭鸟,池鹭、苍鹭、牛背鹭和白鹭,在海南属于留鸟,大白鹭和中白鹭属于冬候鸟。北方的严冬,驱使后两种鹭类千里跋涉来越冬,让海南的白鹭类在这个时段,形成更大的种群,在这里才有如此壮观的一幕天天上演。孤岛归鹭,如此的好风景,路上匆忙的下班人,顾不得观赏。花园的看门人,天天守着美景,似乎也已麻木。老板与其友人在欣赏吗?不得而知。一大片火红的三角梅,镶嵌在万顷绿树之中,一片静水,一个孤岛,有千只白鹭落日前归来,当有一天傍晚小雨之后,一道彩虹横挂东方,落日余晖中这壮观的一幕,是清水湾这个大舞台上最精美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