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作者江苏丰县人,是我的高中同学,当年写的作文在班级里都是范文,毕业于江苏某所高等学府,热爱文学创作,特在此发布此文,供喜欢创作的朋友相互交流。 正文/作者:孙凤芝 又到清明节,满屏都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我眼发红,心酸痛,想躲避,无处躲避,想直面,又刺痛难忍!想到父亲孤零零躺在冰冷的地下。想起他在世时一声声地乳名呼唤,我平日压抑的思念冲决而出,纵横散乱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多想再挽着您的胳膊带您去吃您心仪的辣皮肉丝,多想再给您买一身合体的衣衫,多想再看您蹲在那里笑眯眯地收拾我买来的活鱼·······这一切,四海八荒,神界茫茫,我无处寻找!殡仪馆里我泪落如雨,送葬路上我声嘶力竭,无论我如何地呼唤,不管我怎样地忏悔,父亲终究是不管不顾,撇下哀痛的儿女,决绝西去! 年轻时的父亲在十里八乡是很有名气的,以至于我上学的时候学业优秀,人家都说:"那丫头是后营的闺女,怪不得这么聪明!"父亲因为家贫,初中毕业再无力向学,他上学时并不是太用功,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六十年代的初中生算是文化人,父亲17岁便在大队当了司务长(那时的大队有五六个村庄),后来又当了青年书记,大队会计。每当他在大队开会讲话的时候,一说"大家好"我就问妈妈,那喇叭那么小,爸爸是怎么进到里面讲话的? 父亲在我幼小的心里,是那么神秘而伟大! 父亲性情耿直,脾气暴躁,凡事都讲个公道,宁愿得罪人,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坚持正义,而任何社会中都不缺乏愚昧、嚣张霸道的小人,有一家弟兄两个,弟弟死了,弟媳改嫁,哥哥三个女孩,就想把弟弟的儿子据为己有,不让孩子的亲妈探视。那弟媳找到爸爸,父亲就劝哥哥说,人家是孩子亲生母亲,别说探视,就是带走,别人也无权阻止。论起来父亲说的绝对在理,可那哥嫂蛮不讲理,强横嚣张地肆意割裂人家母子亲情,还因此对父亲怀恨在心,说我父亲不怀好意,破坏他家家庭完整,屡次上门辱骂,把以前对他家的恩情一抹全光,忘了当初结婚被子缝纫机都是借我家的了,忘了当初我家怎么帮他发家致富。直到父亲去世,这个结都没有和解,真替父亲不值! 父亲年轻时是胆大的,从不信什么牛鬼蛇神,可有一次硬是吓破了胆,这是我母亲说的(那时我还不记事):我家近门,是我父亲的奶奶辈,当时难产,赵庄医院催着转院,父亲 拉着平车,一路向县城急赶,又累又急又怕,人命关天哪,大冬天的小袄都湿透,可没到县医院,人就不行了,在父亲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遗憾,一尸两命啊!父亲很长时间都没缓过劲来,从那以后,父亲再不是那个大黑天敢赶路的人了!在孤儿寡父以后的艰难岁月里,父亲一直在为他们尽心尽力,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生活的庇佑。那时物资紧张,为了给那苦命的父女俩争取一个毛毯,父亲一次次在当时的公社奔走;春季在现在是百花盛开的美好世界,可在六七十年代,那就是穷人最青黄不接的难熬季节,上面的救济没下来,父亲又一家家地做工作,号召大家给他们父女俩捐粮食,那时大家都紧张,粮食就是大伙的命,口里夺食,父亲也是费了不少口舌,尽管那家老父亲又老又聋,女儿又年幼无知,父亲做这些事,并不是为了要谁感谢他,这只是他做人的本分,尽自己的心,让世间尽量多一份温情。 父亲是聪明的又是多灾多难的,大半辈子都在病痛中度过,尝尽了疾病折磨,受尽了冷嘲热讽。在我八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得了重病,浑身肿得发泡一般,家里钱财用尽,又欠了不少外债,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女儿,一时间从以前的风光无限到后来的看人脸色,父亲是无尽的失落,每天挣扎在死亡线上。终究命不该绝,也不知道是哪剂药起了作用,父亲慢慢地好了起来。大队部是去不成了,正好赶上联产责任制,父亲就在我们小组里领着一班姑娘种棉花,整日呆在棉田里观察琢磨,待到秋季,谁也没有父亲种的棉花好。再后来又包干到户,父亲身子病弱,干不起农村的重力气活,只好另辟蹊径,打起养殖的主意。一开始是养肉兔,后来看兔毛值钱,就养起了长毛兔,没想到那时兔毛在国际上价格一路飙升,父亲成了养兔能手。他爱看书,脑子又管用,什么棘手的毛病在他手里都是小菜一碟,不用请兽医,都是自己总结,自己治疗。越养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县里乡里都来我家参观,徐州日报以《养兔能手——孙后营》为名,为父亲写了专题报道,父亲一时名声大噪,不光本乡本土,连徐州周围的人都慕名到我家买兔子,沾亲带故的也想占便宜,父亲为人慷慨大方,又好要面子,那时一对小兔崽都要一百多,父亲顾念有些人家庭困难,免费送人兔子,还无偿传授技术,口碑直线上升。恰逢此时又有了小弟弟,儿女双全,事业成功,没人再喊他"病汉",没人再因为他没儿子而低看他一眼,出门都是热情的招呼,乡里县里也有了名气,这大概是父亲人生中最风光的巅峰时刻!可命运只是偶尔给父亲一点希望,一点光亮,不几年兔毛行情大跌,父亲旧疾复发,刚刚有点起色的生活又陷入了贫困交加的地步,真是命运多舛哪! 最感念父亲的就是他对教育的重视,尽管家里一贫如洗,尽管一连我姊妹几个都是女孩子,奶奶看不起,外人说三道四,父亲还是那句话:"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是父亲的骄傲,方圆几个村都知道我聪明伶俐;高考时,因为我当时拉肚子,又惊慌失措,发挥失常,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母亲有些失望,家里弟妹多,经济非常困难,就动了让我回家务农的念头。父亲坚决不同意,无限羞愧的我带着背水一战的心情踏上了复读的道路。再次高考,我仍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只上了专科,可这已经让从没有女大学生的偏僻小村庄沸腾了!父亲很满足,他的大女儿从今后就是吃商品粮的人了,这对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步巨大的飞跃!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说就是"祖坟上终于冒青烟了!"。也算是抛砖引玉吧,接下来的弟妹一个个都超越了我这个老大,老三本科,老四老五都读了研,只有二妹因家中实在供应不起,不得已辍学。一家五个孩子,四个走出乡村,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是苦了二妹,是她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成全了我们几个的学业,父母的心里,也是很无奈,提起来就是一声叹息! 感谢父亲的远见卓识,不被生活的艰宭所困扰,不为别人的冷嘲所左右,不为当时的打工潮所诱惑,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向前,我们才不至于无知无识,不至于生活在混沌茫然的世界里,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我们几个陆续毕业,家里的条件逐渐好转,可父亲的病越来越重,割除了一个 肾的身体免疫力直线下降,不知怎的又添了肺气肿和糖尿病,按下葫芦又起了瓢,一年倒是有多半年在病痛中度过,作为子女,我能给您吃给您穿,给您花钱看病,给您各方寻医,唯独这痛,女儿替不了!那份心痛,那份无奈,天下的儿女都应该明白!病中的父亲有时候就像一个孩子,对子女的依恋越来越深,有一天一大早就接到父亲的电话,说;"荣芝,你快来吧,我觉得我不行了!‘我的泪立马就出来了!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摸着父亲虚弱的手,父女相对双泪流······中午搀着父亲去吃饭,他的身体是虚弱的,靠在我半边身上,那一刻,我既心疼,也有一种被依赖的幸福感,想必老人家内心也是欣慰的吧! 多年的病痛折磨,别人有意无意的调侃,给父亲的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查不出具体的病因,日复一日地进院检查,让他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也许是受够了吧,也许是怕好不容易过上点好日子的儿女再被自己拖累返贫了吧,父亲采取了极端的方式解脱了自己,留下心碎一地的五个儿女!常常想到这里我就心如刀绞,后悔自己只关注父亲的身体,没有看到父亲所受的心理折磨。以为有病看病,各种检查都做遍 ,以为自己尽到了所谓的孝心······· 父亲去世快三年了,我一直不能接受父亲的辞世方式,是我太自私了还是父亲太决绝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相信父亲已经离开的事实,站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找到他的身影,有时候上街,看到和父亲身影相似的老人,我都疑心是父亲,非要赶上前去,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我才死心! 父亲,您真的好狠心,不让我尽自己最大的孝心,不让我的良心安稳,您这是要惩罚女儿的粗心吗?您这是要女儿永远的忏悔吗?也许,您是不忍心自己痛苦,也让我们跟着痛苦?千呼万唤,肝肠寸断,我唤不回您,也得不到答案······,天堂没有病痛,唯愿父亲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