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极分析师
■首发|双极地产(ID:earthabglobal)授权
“不论哪个国家,都有遮风挡雨的房子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感情就在这房子下诞生。”
房子,是人和家庭的根,房事就是社会事。
近期爆火的电视剧《安家》,看似是在聊房子,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众多关乎民生、家庭的核心问题。
巧的是,这部剧还有一个日本原版《卖房女人》。
两部剧放在一起,中日两国的社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众多脉络,也呈现在了我们的视野。
1:女主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卖房女人》的主角三轩家,那就是“匠气”。
她的口头禅是“Go!”对所有同事都呼来喝去,从来没有对任何人露出笑颜。
她的口头禅是“这不是XX的业绩,是我的业绩。”不论其他同事在项目中做过什么工作,只要是她关单永远都会把业绩据为己有。
她的口头禅是“我是房地产中介,我的使命是卖房子。”完全不关心客户的未来是否幸福,为了业绩,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引导、欺骗客户。
这样一个女性,却受到了所有人的喜欢。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她的“匠气”。
“因为我是房产中介。”三轩家对于客户的深层次需求具有极度的敏锐,表面上看起来不择手段,实际上是将客户强劲的推入匹配的房产中。
当客户对她的能力感到惊叹时,她却未曾自满,在她心中房产中介本该如此。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在三轩家身上,这不是一句宣言,是一个事实。
她是一个什么都能做到最好的人,但又并非天赋异禀,她只是一个努力的天才。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对卖房有帮助,她都能够笨拙的重复,直到做到极致。她拥有美丽的容颜,但她的成功又与外貌无关。
她所有的缺点都无关人性,只因她不在乎和卖房无关的事情。
《卖房女人》的形式是理想的,人们会对三轩家的强势抱怨连天,甚至成立了反抗联盟,但又对她的所有工作支持不打折扣;人们会期待、议论她的美貌,却又能独立的评价她的能力。
《卖房女人》的内核是现实的,这只不过是将日本各个行业的匠人精神在中介领域进行了一次复刻。
相比而言,房似锦这个人物在早期的口碑颇受争议。编剧试图赋予这个人物喜怒哀乐的人情味。然而,当主角的众多缺点从销售之“神”回归到普通人时,观众普遍失去了包容心。
《安家》的形式是现实的,在真实世界中,人们就是这样被这诸多的琐事填满,同事同行的冲突使绊、市井中人的各色面孔,每一个职场人都是在这种磕碰中成长的。
《安家》的内核是理想的,编剧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塑造了一个奋斗者的成长史。创作者试图展示出,一个中介从业者何等的不易。
可是,成功哪有如此简单?房似锦不过是一个无法触达的梦。
这种理想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于原作和原作背后的日本房产行业的不熟悉。
就拿第一集中重合的医生故事举例。
三轩家之所以能够在医生看房前对房子进行布置,是因为日本的房产交房的标准本就是精装修。二手房交易前,大部分房东也都会对房子进行翻修。
三轩家所做的只是给房屋打包了一个家具包,这也是日本中介常做的事情。影片中也有说明,医生想要保留家具包,可以另外付费购买。
而在《安家》中,房似锦能够迅速对一个毛坯房完成装修,这本就不是正常中介能够负担的高效、成本和风险。相应的,一个正常的孕妇也不会选择冒着甲醛搬进一个刚装修完成的房子。
房似锦的世界是理想的,她在讲述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都市童话: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勇敢向前,全世界都会让路。
2:时代
回归到对于房地产的思考。
作为一个房产剧,我们的关注点也不应该是众多房地产专业细节,而应该是剧作背后的大地产时代。
中国和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我们都拥有一个狂热的时代。正是由于疯狂的泡沫,催生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当前需求的奇葩户型。
但我们又有所不同。
中国所经历的,我称之为“房产泡沫”。房地产发展跑赢经济发展,所以才出现了《安家》中,博士夫妻买不起房,只能去购买奇葩户型的现象。
“跑道房”这类奇葩户型的背景,就是在房地产爆炸式发展的时代下,开发商想要在同样面积中挤进更多套房子,把边角料面积凑成了跑道房。
我要拼尽一切在大城市买套房,扎根在这上海。虽然无人强调,但这其实是绝大多数人贯穿全剧的信念。
而日本当年所经历的,我称其为“经济泡沫”。虽然房地产泡沫也存在,但在泡沫同时破裂后,经济的跌幅要超过房地产。
在《卖房女人》中,奇葩户型会是超大客厅面积的一居室,拥有2个卫生间的四居室,或是5室2厅这样的格局。
这些户型,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稀松平常。可是在日本,只有在泡沫时代纸醉金迷的人,才会去购买如此浪费空间的房子。
1990年,泡沫时期的日本“千叶100山庄”,一套房子的价格,能够在同一时期的北京亚运村买下131套200平米的大平层。
无所畏惧,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学会放弃,是经历过那个时代日本人的智慧。
前段时间,跟某头部地产商项目负责人的交谈,让我感受到了两个时代的交汇。
泡沫时代的日本地产从业者,大概也说过同样的话吧。
正是两个房产时代的差别,决定两部剧中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和房产价值。
3: 社会
在两部影视剧中,总共出现了三对父母为子女买房,而故事发展的不同走向,折射出了截然不同的房产价值和社会趋势。
《卖房女人》中,有两例给子女买房的案例,这两例的共同点,就是两个家庭的年轻一代都缺乏上进心。
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物,日本年轻一代的退步是社会的共识。
一个家庭的孩子蛰居20年,拒绝出门,拒绝与父母交流。深爱孩子的父母想要将自家的大房子换购成两个小房子,以此保证二人百年之后,其中一套的租金仍能保障儿子的生活。
这种看似荒诞的“蛰居族”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数以百万计日本年轻人难以适应职业和生活的巨大的落差,开始过上了逃避现实的生活。
双极分析师曾经写过一篇蛰居族的文章,结果发现,国内也有大批的蛰居族父母。他们为子女的未来而担忧,却又无人关注,无人诉说。
另一个家庭的孩子是一对崇尚小资生活的小夫妻。女方父母恨铁不成钢,打算用自己一辈子的积蓄,送给她们一套房产作为婚房。
最终的结局也恰恰是三轩家技高一筹的地方,她并没有去循规蹈矩的匹配婚房,而是为老夫妇和小夫妻分别匹配了一套房产。
她一方面告诉老夫妇,他们奋斗一生,值得在余下的时光中为自己而活,拥有一套自己理想中的房子。同时,为小夫妻匹配了一套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房产,鼓励他们享受自己追求的小确幸。
而相似的故事,在《安家》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辛苦一生的老严夫妇全款给儿子、儿媳买房,却连房子都住不进去,只能落得流浪街头。
同样的故事,两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在东京都的都心部,人们能够找到一百万人民币,却又质量过关的二手房。年轻人有机会通过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在国内,高昂的房价之下,普通人最好的年华都在养房。
不靠父母,自己买房?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极难有这样的机会,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习以为常。因此,当老严夫妇倾尽积蓄,为儿子买房时,没有人觉得不合理,网上热议的只是该不该写儿媳的名字。
这一幕,我们习惯了。
4:
配角
“20-30岁的人没有理想,40-50岁的人懂得放弃。”
这是《卖房女人》中对于配角们的定义。
泡沫破裂,经济衰退的时代过往,造就了Tekko地产新宿事务所一帮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经纪人。
而在《安家》中,静宜门店松散的营业状态,被归因为了徐文昌人性流的管理方式。
因此,当女主角出现后,两个时空的门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
在静宜门店中,一众配角像是被刺激了的鳗鱼,与房似锦过招的有来有往,不论是戏份还是业绩都毫不逊色。
而在新宿事务所中,众多配角在三轩家的碾压下,溃不成军,成为了三轩家的附庸。
乍一看,似乎《卖房女人》的配角被吞噬了。
但并非如此,日版配角拥有一个《安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饱满的价值观。
“如果客人购房后,不幸福该怎么办?”
“房地产销售不只是在卖房子,更是在传递幸福。”
“卖房者肩负着购买者的人生。”
他们看似溃败,在业绩上远无法和三轩家抗衡。但他们的价值无错,甚至令人反思。
表面上,他们受三轩家的影响逐步成长,“我们是卖房子的,任何认为自己能够左右幸福的想法都是傲慢。”可实际行动中,他们从未丧失过本心。
《安家》中,每个人都是辛劳的奔跑者。他们或者有苦涩的过去,或者有艰难的现实。她们怀揣着一个实用主义的朴素价值观,挣扎着改变命运。
《卖房女人》中,每个人都是证道者。这也正反映出日本人性格中的极端矛盾。
明明已经丧失斗志、浑浑噩噩,却又能够在持续的失败中,本心不改。
5:
最后
当然,两部剧还有大量可以展开解析的房产知识,比如说不同国家凶宅纰漏系统的发展、各国中介行业计价方式和服务的区分,等等。
可是,这些细节和两部剧中呈现出的时代差异相比,不值一提。
《卖房女人》如果早拍20年,就是另一部《安家》。
那个时代,日本的经济繁荣达到顶峰,野村证券一个中层每年的交通补贴就能在北京买1000平米的优质房产。
那时的日本,人人都是三轩家。狼性,是时代红利培养出来的。
平成时代的颓废文化,多少有一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
那么,《卖房女人》的时代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吗?我们的年轻人会成为丧失斗志、失去希望的一代吗?
如果房价继续高涨,那么这一切很可能会发生。
贫困陷阱揭示了一个道理,因为穷,所以穷。
如果年轻一代,为了“住”这一基本需求,消耗掉了所有的机会成本。你还如何指望他们打破命运的桎梏呢?
像平成一代一样,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你,甘心吗?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