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古山子:大东舆地图》剧照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品之一。
没看过《白鹿原》不要紧,但一定要读懂书中白鹿两家族的争斗,因为这争斗不只是故事而已。
国馆君带你解读经典,汲取最浓缩的精华。
01:
刚过农历4月,气温一骤升,就见一个脱得精光的老汉,一丝不挂地在村子里乱跑。
从东头跑到西头,不管遇到大姑娘还是小媳妇,老汉都不知道拿手挡一挡、遮一遮。每每到了晚上,老汉的嚎叫声在村庄的上空整夜回荡。
几个月后,村里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股寒流。老汉没能经受住,下半夜就被冻死了。等早上婆姨看见时,老汉全身僵硬,前夜刚上身的棉裤里屎尿都被冻成黄蜡蜡的冰块……
这老汉名叫鹿子霖,原是不疯不颠的,在村里当了个小官,是最平头整脸的人。
这才过了区区几十年,一切就都没了:最好的水地、房子都变卖了;当校长的大儿子失踪不知去向;当军官的二儿子在混战中牺牲……
曾经的人中龙凤,晚年却沦落成了全村的笑柄。
其实,这一切,早在300年前,就已埋好伏笔。
大概在300多年前,鹿家还是村里最穷的人家。鹿老汉太爷爷的爷爷,靠四处乞食才能勉强活下来。
等这乞丐娃长大后,在城里遇到了一个厨师。只要答应他三件事,就能跟着学厨艺。那时学厨艺得花血本,乞丐娃就是等到胡子花白也攒不够。
所谓三件事,其实也不难,只要能舍下尊严即可:打不还口、骂不还手、晚上睡一个被窝。
只要睡够三次,就可以教做一道菜。
被打、被骂、被睡了五年后,学了厨艺的乞丐娃发了家、致了富。
摇身一变,从乞丐娃到富一代,这背后的故事实在不光彩,可这乞丐娃却说自己是勾践,能忍受得了胯下之辱。
明明不光彩的发家故事,却把自己说成是英雄。这股子不要脸的精神,也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去。
图片|《大将金昌洙》剧照
02:
作为第五代后人,鹿老汉充分领悟到了祖先的精神内核:招数不怕阴,只要管用就好。
不管是家里家外、大事小事,鹿老汉的做事准则就一个:达到目的就好,至于什么仁义道德,那都与自己无关。
大儿子被官府缉拿,当官的给鹿老汉施压,让他去找自己的儿子。这鹿老汉便跑到县城二儿子那里,过了几天逍遥自在的好日子,又吃又喝又逛的。算得时日差不多了,就坐着儿子军队的车耀武扬威地回村了。
二儿子是一个军官,只是几句威胁的话,就吓得村里的大小官员,低声下气赔礼道歉。这鹿老汉那叫一个得意啊,“看你们以后还敢为难我。”
可这鹿老汉哪里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二儿子做的军官是大,但也没法一直给他撑腰。二儿子在一次混战中牺牲,曾经被鹿老汉威胁过的人就开始寻找机会报复。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鹿老汉就被送进了牢房。明明一句话就能放出来,硬是吃了两年半的牢饭。
直到变卖了所有家产,打通了所有关系,这人才放了出来。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样的事情鹿老汉干过很多。用三巴掌打得儿子娶了媳妇,结果却逼疯了守活寡的儿媳。惹得儿媳天天跑村里喊,鹿老汉上了她的炕。这话闹得整个村子沸沸扬扬,都说鹿老汉睡了儿媳。
打儿子是为了不毁婚约保全面子,哪知最后面子没长成,反倒把里子也丢了。
靠着那些小伎俩,每次看上去都是鹿老汉赢了,可把时间一旦拉开后,吃亏的就又变成鹿老汉自己。
这世界上傻子很多,聪明的人也有很多,没有哪个聪明人又心甘情愿被算计。每一次鹿老汉在为算计成功后沾沾自喜,其实也是一点点地自掘坟墓。
图片|《大将金昌洙》剧照
03:
鹿家祖宗教给后代做人的道理,除了走捷径外,还有最主要的一点:
“只要居于人下就不可避免受制于人,你必须忍受,但你如果只忍受而不思报复,那你注定是个没出息的软蛋狗熊窝囊废。”
从乞丐娃摇身一变成暴富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五年来,自个在厨师那里受过什么苦,都要连本带利还回去。
乞丐娃找了五个年轻的叫花子,围着那人又打又骂又辱。辱一次给一块大洋,直到地上都淌满了血,这才把人扔到了城墙底下自生自灭。
祖宗说,要能忍也要能报复,后代哪能懂得什么叫大度。
做乡约的时候,鹿老汉贪污了村里人上缴的粮食。事情曝光后,就被推上了村里的戏楼。等到自个翻了身,这鹿老汉立马就要把戏楼上吃的苦全都加倍返回去。
不仅把人推上了戏台,还把人吊起来升到杆顶放下来蹾。再吊起来放下来,直到把人蹾得血肉模糊才肯罢休。鹿老汉得意洋洋说,这是在耍猴。
可这鹿家哪能料到这报复背后的代价有多大。
一日夜里,全家都跑去看大戏,鹿老汉的父亲独守在家,晚上来了一伙土匪,老人就被人吊起来蹾,再吊起来再蹾……
最后老人被活活给蹾死了。
实际上,这伙人就是来报仇的,只是没有寻到鹿老汉,就只拿老人做了替死鬼。
一生都在耍阴谋,一生都在走捷径,毁掉鹿老汉的,正是祖宗传下来的道理。
他在忍、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同样与他一样的人,也在忍、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图片|《兴夫》剧照
04:
最讽刺可笑的是,等鹿家家破人亡的时候,白家反而越发人丁兴旺。
白家是鹿家祖祖辈辈的死对头,扳倒白家是整个鹿家的信仰。虽然白家并不想与鹿家明争暗斗,可也挡不住鹿家那一个又一个的阴招。
鹿老汉的相好艳压全村,在几番勾引下,这白家大公子就像着了魔。日里夜里,念着想着的都是这女人,一有空就往她那破窑子钻。哪怕被白老汉在祠堂当众处罚他,也没有因此就收敛。不仅成天没事就厮混在一起,还跟着那女人抽起了大烟。甚至到最后还把祖上传下来的水地、祖屋都给卖了。
亲生儿子沦落到了这般田地、祖传的房子被卖了。对于白家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比起鹿家,白家最大的财富不是祖屋、祖田。而是那个从祖上传了一代代的木匣子。
这是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子。从白老汉太爷爷的爷爷开始,都会把它交给一家之主。
白老汉太爷爷的爷爷有一个败家的哥哥,哥哥败光了家产领着媳妇孩子去讨饭,就再也没回来,只剩下这白老二在村子里自生自灭。
等白老二稍大一点后,他就从早到晚打土坯挣钱,每晚回去,就把一天赚得血汗钱投进了木匣子。
三年后,当白老二撬开匣底的时候,他买了一亩一分二厘地,乡邻都瞪大了眼睛,这衣衫褴褛的白老二是在蒙头做大事啊!
又三年,当白老二再次撬开匣底时,在祖传的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直到白老二死,他已经把家业恢复到了哥哥败家前的景况。
一个有进无出的木匣,就成了白家祖祖辈辈的处世智慧。
就在这白家经历最严重打击的时候,白老汉拿出了这祖传匣子。一边摸着匣子一边讲先人白老二是如何靠积攒铜钱发的家。当他把故事讲完后,就把从父亲手中继承来的木匣子递给了二儿子:
“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
自从儿子的奸情曝光后,白老汉想明白了一个事情,这白家世世代代都没有没落,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
只要家风不坏,家风不倒,即使家里会出败家子,家族终究还是能够兴旺起来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鹿家背后使了那么多阴招,这白家依然能挺下去。
图片|《古山子:大东舆地图》剧照
05:
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主要是讲了白鹿两家家族的斗争。
如果要细究下去,就会发现这种斗争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更是两种家风的的对立,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人下人的时候出卖尊严,人上人的时候就伺机报复,鹿家的家风太容易培养出不择手段、报复心重的小人。
这样的小人也许能风光一时,但只要遇到更卑鄙的小人,就会立马被击倒。
在低谷的时候看得起自己,凭着本事一点点往上爬,白家的家风是能培养出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君子。
这样的君子也许会落魄倒霉,但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鹿子霖并不是天生的恶人、白嘉轩也不是天生的好人,他们在同样时代下成长,最后变成完全对立的两种人,根本原因不过就是那长期浸染他们的家风是对立的。
人性是复杂的,好的家风是制约,能不断修正自我;而坏的家风就是纵容,是将内心的恶无限放大。
一个家族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
正如看着在村里阔绰了几代的鹿家,在鹿子霖这里家破人亡,白嘉轩说出了少有讥讽的话:
“咱们祖先一个铜子一个麻钱攒钱哩!
人家凭卖尻子一夜就发财了嘛!
这是祖传的家风,鹿家辈辈都是这式子。”
图片|《古山子:大东舆地图》剧照
06:
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家风,诸如此类的文章有很多。很多家长总想找个捷径,能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可培养家风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言,如果非要说有,那也只有一条——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
正如星云大师所说,父母就是孩子的复印机。
我就挑一件最小的事情来说吧:
鹿三是白家的长工,从十多岁开始就一直在他们家里干活。白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就很尊重鹿三,不要说动手动脚打了,就连骂都不会骂一句。说好的工价,从来不会少付,有时反而还会多给点补贴。
每天,白老爷子都跟着鹿三在同一个铜盆里洗脸、坐同一张桌子用餐,就连这鹿三的媳妇,也都是白老爷子掏钱帮忙娶的,在白老爷子咽气的时候,还专门给儿子白嘉轩说,一定要把鹿三看待好。
等白嘉轩做了一家之主后,就又效仿父亲的做法,把鹿三看作家中的一员。
有一年原上闹了饥荒,村里的庄家都纷纷把长工给辞了,一来是地里没活可干,二来也是能够省下一些粮食。
尽管白嘉轩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但也不得不贱价卖掉骡子和牛。在家里一天天没事可做,还要吃白嘉轩家的粮,鹿三实在于心不忍,就说自己要先走了。
这白嘉轩一听,脸立马就冷了下来:
“三哥你听着,从今往后你再甭提这个话!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的,我吃稀的你也吃稀的;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咱弟兄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个伴儿,没活儿干了你就歇着睡着,歇够了睡腻了你就逛去浪去!”
白嘉轩对鹿三仁义,他的孩子们也是有模有样地去学去做。在鹿三干不动活了以后,白家的孩子就争着把他的活干了,也心甘情愿给他养老送终。
这就是为什么,白家人能世世代代挺直腰杆做人。
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在用一言一行教后代做一个仁义之士。
多少人在严格要求孩子,对自己却格外放纵;多少人让孩子多读圣贤书,自己却连圣贤的名字都叫不全;又有多少人要求孩子要懂廉耻礼仪,自己却能张口就成脏……
贪、嗔、痴、慢、疑是人性的弱点。好的家风,就是在与这些弱点做斗争,把人性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正因为如此,只有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才能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父母什么样家风就是什么样,家风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今日作者/
本文由国馆原创,封面图来源于「紫醼」摄,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