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想死》
1965 彩色片 90分钟 苏联立陶宛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维塔乌塔斯·热拉凯维丘斯 摄影:约纳斯·格里丘斯主要演员:列吉曼塔斯·阿多玛蒂斯(饰多那塔斯) 巴奥尼斯·奥雅(饰布罗纽斯) 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饰瓦特库斯)
【剧情简介】
卫国战争已经结束一年了,但立陶宛农村还很不平静。一些由旧军官、旧警察和富农分子组成的匪帮猖狂地破坏生产,杀害革命政权的工作人员。
拥护苏维埃政权的农民罗吉斯被任命为村苏维埃主席。在上任之前,他接到过一封信,上面写着:“你若当主席,就敲掉你。”落款是“家神”。罗吉斯没有在意,但他果然被暗杀了。
罗吉斯有4个儿子。父亲被暗杀后,4兄弟都发誓要报仇,但一时查不清谁是“家神”,而村里的状况又非常混乱,下一步该怎么做,大家心中都没有底。
罗吉斯的4个儿子中,老大布罗纽斯为人稳重。他参加过卫国战争并负过伤。战争使他变得更为深沉。区委书记本想让他接替父亲担任村苏维埃主席,但被他拒绝了。他说:“我一直在想,战争以后去于什么……我从小就没有理想,连猜想的习惯都没有。这是苏维埃政权教会我们的。我只知道耕地,赶马车。可是现在连我也要想一想了。我想找到自己真正的东西。”
区委书记又提议,要么把主席职务交给布罗纽斯的二弟多那塔斯,但布罗纽斯也坚决反对。他说:“不能把政权交给他。他会把所有的人都打死,而且还会先从自己人下手,因为自己人靠得最近。”
原来多那塔斯的性格完全两样。他火气很大,且喜怒无常。他做事欠考虑,一冲动起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区委书记又征求布罗纽斯对老三米科拉斯的看法。布罗纽斯说:“他太善良啦。在游击队里的时候,他总是用传单向德国人宣传:希特勒就要完蛋啦!他以为光靠宣传就能制服敌人。”
区委书记又找了几个人,但谁也不愿意担任村主席。最后,他只好把这副担子交给了瓦特库斯。
瓦特库斯在村里没人看得起,因为他曾当过一年匪徒,被捕后,受到政府宽大处理,如今在村里无所事事。多那塔斯本来就怀疑他是杀父凶手,还把他打过一顿。如今居然让他担任了村主席。多那塔斯非常生气,去找区委书记。区委书记说:“我们需要一个活的主席。哪怕只让他管好交公粮的事。因为城里需要粮食。”
区委书记安排好村主席职务,就回城去了,留下一大堆未解决的问题。
瓦特库斯一上任就遇到了麻烦。实际上也是一个匪徒的磨坊主向他传达了匪首“家神”的命令:宁肯让面粉烂掉,也不许运进城去。还说,“家神”准备消灭4兄弟,包括还是个少年的罗吉斯的小儿子雅乌尼斯。瓦特库斯从磨坊主的口里还了解到,杀死罗吉斯的,就是在磨房里做工的乡长的女婿阿普奥卡斯。
瓦特库斯当上村主席后想改邪归正。他决定亲自运面粉进城。但匪首派阿普奥卡斯来命令他,必须派布罗纽斯4兄弟运面粉进城,以便聚而歼之。瓦特库斯表面听从匪首命令,改派布罗纽斯兄弟进城,但暗地里把情况通知了布罗纽斯。结果第二天4兄弟在磨房里消灭了全部匪徒,活捉了阿普奥卡斯。这股匪徒的头子“大胡子”准备投降,但被多那塔斯一枪打死。阿普奥卡斯证明“大胡子”并不是匪首“家神”,但他也不知道“家神”是谁。而瓦特库斯悄悄告诉多那塔斯,他知道杀死4兄弟父亲的就是阿普奥卡斯。
布罗纽斯决定把阿普奥卡斯押进城去。多那塔斯坚决要求哥哥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临行前他还要求哥哥替他找一下他爱着的姑娘艾丽多娜,和她谈谈。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弟弟雅乌尼斯也爱着艾丽多娜。多那塔斯很痛苦,他不知怎么办才好。
布罗纽斯把弟弟的想法告诉了艾丽多娜。没想到艾丽多娜对布罗纽斯说,她实际上爱的是他。布罗纽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二人拥抱在一起。在交谈中,布罗纽斯谈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他说:“我们在雪地里行军作战。没有面包,没有弹药,没有希望。报纸上没有报导过这些。……在里加,德国人背海作战。我们以为,他们会拼命。但这时的德国人已经不是过去的德国人了。他们整团整团地向我们投降。那是在春天。当时谁也不想死。”
“你呢?”艾丽多娜问他。
“我也不想死!”布罗纽斯大声说。
多那塔斯要求押送阿普奥卡斯,实际上就为了亲手杀死杀父仇人。但在半路上,当他把阿普奥卡斯推进树丛,准备开枪时,忽然枪机失灵,结果让阿普奥卡斯逃脱了。等到多那塔斯再次射击时,阿普奥卡斯早已不见踪影,而子弹却射中了一个在树林里玩耍的小孩。
多那塔斯回村后,布罗纽斯非常愤怒,他训斥弟弟说:“难道给你枪就是为了让你去杀人吗?如果你不承认法律,那你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布罗纽斯把多那塔斯关押起来。
由于阿普奥卡斯向匪首报了信,匪徒大举进攻。村主席瓦特库斯被阿普奥卡斯杀死。接着村里展开激战,布罗纽斯兄弟在闻讯赶来的区委书记和民警的配合下,全歼了匪徒,打死了阿普奥卡斯,并活捉了“家神”——原来就是小酒店主人龙欧扎巴斯。
而多那塔斯,不仅未能参加全歼匪徒的战,而且在只身从关押处跑出来时被匪徒打死了。
多那塔斯的弟弟米科拉斯望着哥哥的遗体说:“他的错误害死了自己。”
区委书记回城前对大家说:“流了多少血啊!那些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也许以为我们不知道流血的代价吧!”
【鉴赏】
《谁也不想死》是60年代中期苏联电影中出现的一部引人瞩目的作品。它的问世,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表征意义。它是苏联社会发展处于转折阶段的产物。影片在当时造成轰动不是偶然的。
影片的主题就像影片的名字所表明的:谁也不想死。影片导演热拉凯维丘斯在解释自己的作品的主题时说:“无论在战前,战时,还是战后,人都不想死。不管是在立陶宛,还是在新西兰。条件迫使人们流尽自己的血和别人的血。谁能成为评判者呢?活着的人,那些以牺牲为代价赢得了活着和爱着的权利的人。”
这样的主题,在苏联电影创作中确实是首次出现。就连50年代后期苏联电影在“解冻”的条件下,纷纷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时期,也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主题。但是,影片和50年代那些作品有一种传承关系。它是那些作品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的结果。由“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到“谁也不想死”,反映了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谁也不想死》是赫鲁晓夫当政的最后一年——1964年开始构思的)苏联电影在表现战争这个题材上消极悲观的创作倾向日益明显的趋势。60年代后半期,即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主题为之一变。因此,《谁也不想死》实际上是反映赫鲁晓夫时期战争题材电影创作主导倾向的最后一部作品。
影片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主人公布罗纽斯和多那塔斯两兄弟的性格冲突来体现的。为父亲报仇,这对两兄弟来说都是一致的。但显然,布罗纽斯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对他来说,为父亲报仇实际上是一种被迫的行动。因为他知道,要报仇,就会有死亡,就会流血。而他经过十年战争的磨炼,已经认识到,有枪在手也不只是为了杀人。谁也不想死,这才是最简单的真理。当然,他想得还更多。他对战前“苏维埃政权教会的”没有理想,“连猜想的习惯都没有”的思想状态已经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现在他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东西”。是什么呢?影片没有明白宣示出来,要靠观众去体会。但无论如何,是和影片主题联系在一起的。总之,这个体现影片创作主旨的主人公的思想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性。它似乎提醒观众,一切都应该重新想一想了。
多那塔斯实际上是一个被否定的形象,尽管正义也同样在他这一边。莽撞、蛮干,这就成了他必须付出生命代价的性格缺陷。当然,影片主要描绘的还不在于性格,而在于思想。多那塔斯几乎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他不但“会把所有的人都打死”,而且“还会先从自己人下手”。不过,布罗纽斯对弟弟的评价,在影片中并没有得到证实。观众看到的,只是他一枪打死了匪徒“大胡子”,虽然“大胡子”已举手投降了。再就是他准备亲自处决阿普奥卡斯,以报杀父之仇(结果误杀了一个孩子)。这一切都被布罗纽斯认为是“不承认法律”,“和强盗一样”。这个评价不是太过分了吗?最后,多那塔斯被敌人打死了。他的弟弟说:“他的错误害死了自己。”而观众不由得会想到,如果多那塔斯不被哥哥关押起来呢?那他还会死吗?当然,观众明白,多那塔斯终归要死的。这是必然的结局,因为这是影片主题的需要。
当然,影片的主题并不只是体现在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上。影片最后区委书记说的那番话更进一步表明了影片的思想。流血太多了。这个代价不是值得好好想一想吗?仇是报了,但流血太多!尽管从影片情节中观众看到,自己人中只死了三个:多那塔斯父子和改邪归正的瓦特库斯,而匪徒被全部消灭。但在编导看来,仍然是流血太多。当然,最好根本没有流血,因为谁也不想死。可是,影片的这个命题,与世界的现实,与当前的时代,能够合拍吗?人类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得了世界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人类也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不流血,不死人。一百年前托尔斯泰就为这个问题困扰着。有意思的是,苏联解体后的1995年,俄罗斯电影创作者又通过反映车臣战争的影片《高加索囚徒》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大概一时难以得到最终解决。而《谁也不想死》的创作者只是在这个不断困扰人类的问题上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影片创作者并没有说教。影片以对战后立陶宛的农村现实的真切描绘引导观众进行深刻的思考。影片一开始,观众就能感到生活的严酷性。还没有从战争的灾难复苏过来的农村中又充满着令人不安的气氛。人们的面容是严峻的,又是忧心忡忡的。连天空都是灰沉沉的。观众的心也揪起来了。观众越来越关切主人公的命运。而影片导演运用了美国西部片的手法展开自己的故事(有的评论说,这是苏联电影史上第一部“西部片”)。影片一开始就充满紧张气氛。一方面影片动作性极强,由零星的枪击逐步发展为大血战,另一方面影片又充满了悬念(谁是“家神”?)使观众紧张地注视着情节的发展。影片中人物善恶分明,观众急切地希望主人公获胜。再加上必不可少的爱情线索,使得影片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影片的另一个强项是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可能是影片当年征服了广大观众的最主要的原因。由阿多玛蒂斯扮演的多那塔斯是令观众难忘的。这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性如烈火;另一方面又目光短浅,心胸褊狭,做事莽撞,不考虑后果。演员把角色性格的不稳定性表现得入木三分。观众对这个爱冲动,常常焦躁不安,容易为感情所驱使的青年既喜爱又担心,最后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向死亡。这是残酷斗争的必然结果还是性格的悲剧?这个形象会永远留在观众心目中。多那塔斯是阿多玛蒂斯(1937~ )在电影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他一鸣惊人,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能。此后他又创造了一系列动人的形象,1985年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
影片中另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巴尼奥尼斯扮演的瓦特库斯。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很长一段时间,他动摇在人民和敌人之间。后来他决心改邪归正,但又割不断和自己过去的种种联系。演员把这个人物性格的两面性表现得丝丝人扣。这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
此外,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令人信服。在一部人物众多的影片中,要使每一个形象都性格鲜明是很不容易的。可是这部影片做到了。导演强调的是人物的心理刻画,是人物的民族性格,是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影片虽然采取了“西部片”的风格,但人物形象却不是模式化的。这是使影片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此外,影片的摄影,美工、剪辑、录音都刻意求精。它们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影片节奏鲜明,画面富于动感,气氛浓郁,时时抓住观众的内心。影片成为60年代苏联电影中重要的艺术现象不是偶然的。
影片导演热拉凯维丘斯(1930~ )1956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他和谢·邦达尔丘克,格·丘赫莱依等均属于战后第一代电影导演。他的第一部作品是1958年拍摄的喜剧片《还不晚》。但使他崭露头角的是1959年拍摄的,表现30年代立陶宛资产阶级社会的《阿达姆想成人》。而《谁也不想死》则使他跻身于苏联第一流导演之列。从他后来的一系列作品看,热拉凯维丘斯特别关注表现社会政治问题。1973年他拍摄了苏联第一部政治片《这是个甜蜜的字眼——自由!》,1979年再次拍摄政治片《野蛮人》。两片都引起轰动。几十年来,热拉凯维丘斯一直以自己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而引人瞩目。把尖锐的政治题材和鲜明的心理刻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他一贯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