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网》
1976 彩色片 121分钟 美国联美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佩德·柴耶夫斯基 主要演员:彼得·芬奇(饰霍华德·比尔) 费·唐纳薇(饰戴安娜·克里斯蒂森) 威廉·荷顿(饰马克斯·舒马奇) 罗伯特·杜瓦尔(饰弗兰克·哈克特) 贝特里丝·斯特赖特 (饰舒马奇妻) 内德·比蒂(饰亚瑟·金森) 本片获1976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编剧四项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男演员奖
【剧情简介】
1975年,美国电视行业竞争激烈。环球广播公司电视台由于收视率下降,要裁掉一些人。老资格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比尔得知自己被解雇的消息后,与他的老朋友,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舒马奇去买醉。他说想自杀,并且在镜头前自杀,这样可提高收视率。当晚报新闻的时候,比尔果然宣布,因为收视率太低,他决定自杀,时间就在下周二晚新闻节目中。待目瞪口呆的电视台同仁反映过来,节目已经出镜。比尔被匆匆架走。但这事已引起轰动,其他电视台纷纷转播,电话不断,环球广播公司电视台上下乱成一团。主管新闻部的经理鲁迪急忙把舒马奇找来,要他了解怎么一回事。
电视台新来的节目部主任戴安娜是个野心勃勃的女强人。她认为,美国人饱受越战、水门事件、经济衰退等各种刺激,对新闻已不感兴趣,要有些节目让他们宣泄才行。听说一个名为“基督教全球解放军”的恐怖分子组织在炸飞机、抢银行、绑架时拍摄了三盘纪实录像带,她想把它买下编成片集,在新闻节目中播出以提高收视率。戴安娜与舒马奇商量这件事。舒马奇觉得匪夷所思。谈话中舒马奇得知,由于新闻部是亏损单位,已收购了环球广播公司。电视台的CCA公司派来的高级经理哈克特决定将新闻部并入节目部。舒马奇受到打击。
比尔被禁止出镜。他求舒马奇让他再主持一次节目,向观众告别,然后才进行交接。舒马奇同意了他。同事知道比尔又要出镜,都捏一把冷汗。果然.比尔一开口就说,昨天他干了一件疯狂的事,就像放狗屁一样,生活就是放狗屁,现在他已无屁可放了。全体愕然。鲁迪大怒,决定开除比尔和他的顶头上司舒马奇,限他们明天十点前离职。
第二天,戴安娜发现全城各报头版都登了比尔的消息,而且这两天环球广播公司电视台的收视率一下子增加到30%。戴安娜要求哈克特允许比尔继续广播,因为他的节目成本低,效益高,可使电视台扭亏为盈。哈克特是实权人物,他支持戴安娜,决定让比尔的节目继续下去。戴安娜为了顺利控制新闻部,又勾引舒马奇和她上床。她认为,新闻也要有娱乐性,只要让她做主,她能使比尔的节目大受欢迎。舒马奇认为比尔精神有问题,应该让他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让他去主持节目。可是哈克特和戴安娜都不理睬他的意见。鲁迪坚决反对让比尔继续主持节目,结果比尔和舒马奇被留下,鲁迪反倒被辞退。不久,鲁迪心脏病复发去世。
一次,比尔在节目中宣布,由于电视机旁有四千万人听他讲话,所以上帝叫他充当“愤怒先知”来揭发世上的虚伪。此后,这个节目就以“愤怒先知”命名,观众增加到六千万人。“愤怒先知”告诉观众说,现在物价高涨,空气污染,治安很差,命案不断,人们不敢离家,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只要吃饱饭,有电视看就行。可是生命是有价值的,人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召电视机旁的观众站起来,把头伸出窗外喊:“我愤怒!我不能再忍受了!”奇怪的是,人们果然都把头伸出窗外大叫:“我愤怒!我不能再忍受了!”
比尔又一次创造奇迹。这晚的节目有67个电视台转播。不久,他的节目收视率达到52%,他本人成为全国第四位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戴安娜意气风发地飞去西岸安排下季度节目。她与“基督教全球解放军”的人会面,商量购买他们的录像带。戴安娜告诉他们,环球广播公司有四千万观众,电视比传单的宣传效果好得多。“基督教全球解放军”觉得美国人缺乏革命意识,正想借助电视进行宣传。双方商定,内容由“基督教全球解放军”决定,环球广播公司负责播放。接着,戴安娜又出高价收购间谍007系列片。哈克特还计划搞些大动作,使环球广播公司成为CCA公司中利润最高的机构。
比尔开始在节目里抨击电视。他说,他的观众中只有3%看书,16%看报,其他人只看电视。整整一代人除了电视报道的以外什么都不知道,电视成了惟一的福音。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总统上台或下台。电视力量如此之大是很危险的。其实,电视只不过是游艺,马戏,杂耍,歌舞,足球,是消遣的工具,电视并不会给人们真理,因为它只拣人们爱听的说,充满谎言。人们以为电视讲的是真理,穿衣吃饭,教育孩子,什么都学电视,简直是集体疯狂。比尔号召观众立刻把电视机关掉。观众疯狂鼓掌。比尔的收视率节节上升。节目部由于赢利可观,受到总公司表扬。在公司的晚会上,戴安娜兴高采烈地在台上保证说,今年环球广播公司在全国电视台中排名第五,明年将是第一!
一天,比尔告诉观众: CCA收购了环球广播公司,现在,由一批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西方世界财务公司又替阿拉伯人收购CCA。阿拉伯人在纽约和波士顿拥有地皮,在新奥尔良和盐湖城有工业,在加州和底特律有银行。他们的石油公司遍布全国,赚了美国人大笔钱,然后用这些钱来控制大公司股票,来收购美国。比尔号召观众给白宫打电报,给总统打电话,制止阿拉伯人的收购行动……节目播到这里被掐断,因为CCA公司正急需阿拉伯人的2亿元。但电报已像雪片飞向白宫,这项收购很可能长期得不到批准。哈克特接到通知,要他明天和比尔一同飞到纽约去见CCA董事长金森。
在一个庞大无比的大会议室里,金森对比尔说:阿拉伯人从美国赚去的数十亿元,这笔钱必须还用在美国,就像海水退潮一样,是大自然的一种平衡。因为,事实上,什么国家,民族,苏联,阿拉伯,西方,第三世界都是子虚乌有,只有巨大的国际金融体系才是真正统治世界的力量。你在荧光屏上呼吁美国民主,其实并没有美国,也没有民主。只有IBM,ITT。它们是国中之国。你以为苏联政府会议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吗?不,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讨论生产计划,讨论成本、价格、投资。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和主义的世界,世界就是一批大企业、大生意。这是自然趋势。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饥荒,全世界像一个大公司,人人都有股份,为共同的利润工作。最后金森说,宣传这样的世界的任务就落在你肩上了。比尔问为什么。金森说,因为你有六千万观众!于是比尔在节目中说,人民自由的观念已经死亡,个人已不复存在,全世界的人都要变成编号的机器。
舒马奇离开了共同生活几十年的妻子,与戴安娜同居。半年后,他发觉,和戴安娜在一起自己失去了真正的生活,真正变成了她的剧中人。戴安娜仿佛是个机器,不懂得欢乐,不懂得痛苦,生活里除了电视还是电视,死亡、凶杀、战争,对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舒马奇厌烦了,他要过正常生活,决定回到妻子身边。与此同时,比尔宣传人无异于机器的说法也令观众不悦,收视率不断下降。资助人表示不愿再出资。戴安娜千方百计挽救也无补于事。她要求哈克特取消这节目,但CCA大老板不同意。眼看电视台又要转盈为亏了,环球广播公司高层开会商量对策。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哈克特说,惟有叫比尔从地球上消失。戴安娜提出,干脆雇人在镜头前杀死他,这样还可以提高收视率。
于是,有一晚,“愤怒先知”比尔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有两个人从观众席上同时向他开枪。凶手正是“基督教全球解放军”成员。比尔成了第一个因收视率低而丧生的新闻从业员。
【鉴赏】
70年代美国电视业大发展,全国有上千家电视台,95%家庭有电视机。美国政府不插手电视业,电视台全是私营企业,竞争十分激烈。《电视网》便是讲一家电视台在资本主义恶性竞争中为提高收视率不择手段的故事。这是一部讽刺剧,一开始就把观众带进不可思议的情景。舒马奇和比尔在酒吧喝得半醉。比尔说要在镜头前自杀。电视台新闻部主管舒马奇答,人们就是爱看自杀、车祸、死亡,要是每星期播放一次自杀节目,肯定能提高收视率。舒马奇的戏语不幸言中。电视台果然利用比尔的自杀,以及恐怖分子的绑架、抢劫、爆炸,来提高收视率。影片的情节便从此处展开,发生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如比尔所说,变成了集体的疯狂。片名《电视网》意味着,这种事是由大环境——广播电视业内竞争引起,同时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影片提出了问题:电视台应不应该为提高竞争能力无所不用其极?再进一步:怎样才能消除电视带来的副作用?影片借那濒临精神崩溃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嘴,猛烈抨击美国资本主义,抨击电视把人变成低能儿。这些思想大多通过长篇道白传达出来。
《电视网》是70年代罕见的把道白放在主要位置的影片。制片人兼编剧柴耶夫斯基以讲究对白著称。《电视网》使他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前两次为1955年的《马蒂》和1971年的《医院》。美国的早期电影比较注意对白,注意语言的丰富声韵。那时的电影大师,如霍华德·霍克斯,约瑟夫·冯·斯登堡,欧恩斯特·刘别谦,曾都在演员的台词上下功夫。后来,影片越来越倾向动作,台词只是行动的辅助手段。像《电视网》那么多大段大段的道白,在电影里并不多见。不过,《电视网》虽然长篇大论多,但绝不枯燥。比尔在影片里有三次很长的讲话,由于每次讲话前,电视台同仁(以及观众)都不知道他会爆些什么冷门,因此富于悬念。而他的讲话内容又常常出人意表,抓住观众。老演员彼得·芬奇是舞台剧演员出身,表演底子很厚。在此之前他已获得过四次英国电影学院奖,一次柏林电影节奖。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功力,恐怕难以胜任这个角色。因为比尔一角,除了六次自己坐在播音台前讲话和一次听董事长金森讲话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戏。比尔是芬奇最后一个角色,当奥斯卡之夜宣布他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如果说,比尔是用语言传达影片主题的话,那么,戴安娜便是用行动证实影片的思想。戴安娜长袖善舞,会打擦边球,为提高收视率无所不用其极。她明知比尔会在镜头前失控,仍不顾后果让他主持节目;为了取得舒马奇的支持,勾引他上床;她不惜与恐怖主义组织合作(去见“基督教全球解放军”的代表时,她自我介绍:“我是资本家的代表。”)直到发现她亲手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已无法关上时,她只有消灭掉一切。她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舒马奇向妻子坦白与戴安娜的恋情时,有一段对她的描写:“她没有真感情,她的一切都来自电视,编排得像剧本一样。就是现在,我们也是在演她的戏——妒忌的妻子赶走丈夫。不过,你放心,最后丈夫一定会回到妻子身边的,因为电视观众不喜欢家庭破裂。或者,她还有另一个剧本,要我自杀——她演渥伦斯基,我演安娜·卡列尼娜。”后来舒马奇离开戴安娜时,向她道别说:“这是个好结局,浪子回头,重返妻子身边,恶女人被抛弃,孤独过一生……音乐奏响,打出广告,再预告下周节目。”
“基督教全球解放军”这个组织,柴耶夫斯基是以70年代曾绑架报业巨头赫斯特孙女的“共生解放军”和“黑豹党”为原型。影片对他们也没有放过。他们打着宣传革命的旗号让电视台播放他们的录像带,内部开会的时候却为瓜分利益争吵不休。从他们争吵的内容得知,原来出售的录像带是按写好的剧本制作的,根本不是什么纪实片。而那些“革命者”,对于佣金、制片费、发行费、转播费等内行得很,俨然制片商的样子。其实,从头到尾都是骗局——“基督教全球解放军”是骗子,电视台也是骗子。
导演西德尼· 吕美特初人行是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对电视台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年轻时受过左翼思想影响,影片大多具有社会意识,很多影片都是描写小人物向制度挑战,结果成了社会的牺牲品。他不喜欢好莱坞,90%影片在纽约实地拍摄。在《电视网》之前,他已拍过近30部影片,包括剧情片、喜剧片、推理片、爱情片,甚至音乐片,包罗万象,风格各异。人们很难想像,《12个愤怒的人》,《东方列车谋杀案》,《赤色分子》会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不过他最擅长的,是刻画人的良心,迫使观众去思考良心上的种种问题。他的人物往往卷入某个事件的漩涡中,身不由己。他们之中,有些人正确,有些人不正确,但不论是对是错,都实心实意,执著地按自己的目标去做。《塞皮科》,《炎热的下午》,《城市王子》,《裁决》 中的主人公都是这样。
《电视网》的主人公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提高收视率这件事。戴安娜不是一个反建制的角色,但她卷人了这漩涡,不能自拔,失去常人所有的感情,变成一个机械人。她牺牲了一些人,自己也成了牺牲品。吕美特认为,以往的悲剧,根源是个人的弱点,今天的悲剧,根源往往在社会,那种盘根错节的强大力量足以把人碾得粉碎。可以想像,那些有弱点的正派人,像鲁迪或舒马奇,要尽自己的责任是多么困难。
《电视网》在表演上有口皆碑。扮演比尔的彼得·芬奇和扮演戴安娜的费·唐纳薇分别获得该年度奥斯卡最佳男女演员奖。扮演舒马奇妻子的贝特里丝·斯特赖特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只有一场戏,演一个丈夫移情别恋的妻子,在濒临精神崩溃的情况下尽力保持尊严,分寸掌握得很好。其余的演员也有出色的表现。威廉·荷顿演的舒马奇举止优雅富有修养。罗伯特·杜瓦尔的哈克特是个深藏不露的强人。值得一提的是老演员内德·比蒂,他饰演的金森也只有一场戏,就是在一间金碧辉煌的大会议室里滔滔不绝地谈他的金融寡头政治理论。他果然说服了比尔。金森背后的灯光照在他头上,仿佛出现了一个光环,使比尔觉得自己见到了上帝。
影片中比尔精神失控的讲话,客观上替人们宣泄了怒气,因而大受欢迎,电视台收视率直线上升。实际生活里,《电视网》发行的70年代中期,正是相片中戴安娜所说的,美国人民因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经济衰退而充满怒气的时期。影片也因为让观众得到宣泄而成为发行公司该年最卖座的影片。不过,《电视网》挖苦了电视业亦招来一些非议。影评人称《电视网》为一部救世主的闹剧,说它浅薄地嘲弄电视,而这不该由电影的商业片来做,因为让电影向电视扔石头,即便内容有真实的成分,也很难处理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