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时节,热腾腾的暖锅便显得格外诱人。暖锅也叫火锅、边炉,以两大特点取胜,一是锅下直接有加热火源,让锅内的美食始终沸热,特别适合冬季用来搪寒;二是将多种美味的食材一起投放在锅内的好汤里,仅凭一只汤锅就能让人同时品到肉、鱼、菜等,飞箸之间特别有满足感。
相传为宋初人陶榖撰写的《清异录》中,一条题为“回汤武库”的记载非常有趣:秦、陇一带当时有个风俗,从元旦前十天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尽力收集羊、猪、牛、鹿、兔、鸽、鱼、鹅等各种美味,种类越多越好。到了元旦这一天,把这些食材一起放到汤内,再下入面条,作为节日盛宴的主打大菜。此一内容丰盛的大菜有个奇特的名字“回汤武库”,据文中所述来看,很可能就是后世所称的暖锅。
《山家清事》中则正式记载了“涮火锅”,是用茶铛(铜或石质敞口小锅)与风炉这一套茶具作为火锅。具体方法是把兔或猪、羊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等调料拌一下,茶铛盛半锅水,架到风炉上,等水沸腾,宾主们就各自用筷子夹着肉片涮熟,再蘸调料美美吃下。《山家清事》托名为宋人林洪之作,这一点虽然不可信,但此书至晚也是元人著作。我们可以确知,在宋元时代,“涮火锅”的吃法已经出现。
《山家清事》一再强调,涮火锅是“山民”也就是山中居民自行发明的便捷美食形式。其实,在小风炉上架个锅煮点粥之类暖热而简单的吃食,是唐宋时代很流行的做法,屡屡见于诗文记载。因此,其实很难断定暖锅包括涮火锅究竟起源于何时,说实话,我一直怀疑白居易著名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用小泥炉上架只茶铛的“土火锅”来引诱好朋友!
若从文物上看,暖锅的可能起源竟一直上溯到西周时代。著名的饮食考古专家王仁湘先生就曾专文考证,有一种西周青铜小鼎在下方带有连体的炉盘,另一种款型则是上为小方鼎下为袖珍火灶,这两种小鼎的作用便与暖锅很接近,是置于食案之上,鼎内满注热汤,再投入肉食或其他食材,由鼎下的炭火煮熟并保温,供主人随取随吃。#p#分页标题#e#
到了明清时代,暖锅形成了我们今日熟悉的样式,而且应用普遍。清人顾禄《清嘉禄》中就谈到,当时苏州人的年夜饭上暖锅是重头角色,最有趣的是,他引用明人胡侍《墅谈》一书,指出明时暖锅也俗称“仆憎”,因为仆人无法找机会偷吃。此书还记录了清人王榖原咏《暖锅》的诗句:“墙深羹帀(音zā )沸,胆直焰中趋。”由之可知,在清中期,暖锅已经带有高起的风筒(“胆直”),与今日的火锅形制无异。
清代中期,以烧酒炉代替炭火的暖锅也出现了。乾隆时人曹庭栋《养生经》中就如此说:“冬用暖锅,杂置食物,为最便,世俗恒有之。但中间必分四五格,使诸物各得其味。或锡制碗,以铜架架起,下设小碟,盛烧酒燃火暖之。”介绍当时的暖锅出现了锅内分四五个间格的形式,不同食材分别置于不同的小格内,避免互相串味。同时也言明出现了彻底改良的暖锅,是将锡碗托在铜架之上,其下设一个盛烧酒的小碟,用烧酒而非木炭作为燃料。
有意思的是,美食家袁枚很讨厌暖锅,觉得这种形式糟践食材,在《随园食单》中提倡“戒火锅”:“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不过随即也提到“近人用烧酒代炭,以为得计”,无意间证实,加装烧酒小炉的暖锅在当时是流行起来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