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细说汉字木直中绳——说“直”

朱英贵

一、“直”字小引

“木直中绳”的“中”(zhòng)是符合、合于的意思,“绳”是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直中绳”的意思就是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其说法源自《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显然,这里判别“木”是否直的标准是拉直的墨线,然而如果没有拉直的墨线,古人又是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一个东西是否端直呢?那就是目光,因此“直”这个汉字的构字理据在它一开始创造的时代,它的甲骨文字形就是跟眼睛的目光有关系的,本文就来谈谈“直”这个字。

二、“直”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直”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的“直”应该是由“目”和“丨”两个构件组成的会意字,也有人认为“目”上的一竖是甲骨文的“十”。是的,甲骨文的“十”正是写作一竖,但是若说“直”是由“目”和“十”两个构件组成的会意字,则于理不通,难道“直”是众多(“十”可以表示多)眼睛的意思?显然不是。因此“直”字上部的一竖应该就是表示目光端直不斜视或者目见之物端直不弯曲的意思

在造字时代,人类必定还处在射猎觅食的时代,射箭是猎人每天必做的打猎动作。而箭必须直,射箭的目标与动作都必须直,不直则没准头,射不到动物。“直”是先人造箭时都必须注意的最重要技术。制作剑杆时通常要把木条、竹竿等凑到眼前看是否够直,这就是“直”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

金文的“直”一方面在竖线上增加了一点(后来的文字将这一点演变为横),似乎更像是“十”了,其实,甲骨文的“十”就是一根竖线,并不加点或加横,因此我们说,在竖线上增加了一点或者横,那就更不像是“十”了。

金文的“直”另一方面还在字的左侧增加了一个弯曲的斜线,其作用应该是起到反衬的作用,表示眼睛要朝前直看,不要往旁边斜视。

战国文字(大篆)的“直”一方面在上部的竖线上添加了横线(真的像现代文字的“十”了),一方面又将金文左侧弯曲的斜线转移到左下部写作竖折。小篆字形直接继承战国大篆,再经过隶变(参见隶书字形)与楷化(参见楷书字形),又将“目”字两侧的竖线延申至底下的横线相交接。就变成了现代汉字的“直”。

《说文解字》卷十二𠃊部:“直,正见也。从∟,从十,从目。”

许慎解说的大致意思是:“直”,就是正视。它的字形是采用“∟”、“十”、“目”三个构件构成的会意字。

说“直“是会意字没错,但根据它的甲骨文字形来看,是由“目”和“丨”两个构件组成的会意字,至于“∟”和“十”这样两个构件,是《说文》作者根据小篆字形的误判。不过由于许慎未见甲骨文字形,这样的解释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所做的解义“正见也”是基本正确的。

拙文认为,“直”字的造字本义还是看作形容词义“端直、不弯曲”为宜,至于《说文》所谓“正见也”这种动词义当为它的引申义。正如同在光线中所见之物正直一样,人的所谓直言、正直等行为,都是丝毫不掩饰本心良知这个道德规范而把自身的理解、感悟表现出来的言行,此之谓“正见”(以所见为正)一类的动词义。也就是说,先有端直、不弯曲的形容此含义,才有“正见”(以所见为正)的动词之义,因此,“直”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形容词义“端直、不弯曲”。

三、“直”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直”字的造字本义是形容词义“端直、不弯曲”。例如:“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诗·小雅·大东》)再如:“平衢脩且直,白杨信袅袅。”(南朝·宋·谢灵运《平原侯植》诗)又如:“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宋·林逋《杂兴》诗之三)

根据端直、不弯曲的造字本义,“直”字可以在如下八个方面产生相关的引申义,每种引申义又都可以产生深层的引申义,下面分别加以例释:

其一,表示正、不歪斜的意思。例如:“客退,晏子直席而坐,废朝移时。”(《晏子春秋·杂上二五》)张纯一校注:“直, 正也。”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公正、正直意思。例如:“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再如:“所谓直者, 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韩非子·解老》)又如:“夷简致位显处, 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新唐书·李夷简传》)

二是指公平正直的人。例如:“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再如:“举直错枉,古之善政;服谗搜慝,义所当诛。”(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

三是表示有理、正义的意思。例如:“夫君臣无狱,今元咺虽直,不可听也。”(《国语·周语中》)再如:“(扶南王范寻)又尝煮水令沸,以金指环投汤中,然后以手探汤:其直者,手不烂;有罪者,入汤即焦。”(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又如:“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

其二,表示挺直、伸直的意思。例如:“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 亦可为与?”(《孟子·滕文公下》)再如:“那华忠应了一声进来,只见他脸上发青,摸了摸手足冰冷,连说话都没些气力,一会儿便手足乱动,直着脖子喊叫起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又如:“老人说完,直起腰来,看了看两棵柳树,看了看两边的坟头儿。”(老舍《四世同堂》六一)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申雪、平反的意思。例如:“友人得罪斥逐后,其家亲知过门,缩颈不敢视。公独省问,为计度论议,直其冤。”(唐·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再如:“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御史中丞韦贞伯闻之,表为侍御史。”(《新唐书·袁滋传》)又如:“平不平以使平者,斯谓复仇,箸者乃有亲属反兵之事,报之得直,固无可非也。”(章炳麟《复仇是非论》)

二是表示以……为有理或正义。例如:“至灌夫事,上不直蚡,以太后故屈。”(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二》)再如:“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九年》)又如:“当宋教仁被杀时,全国舆论皆甚愤激,即外国亦不直袁氏所为。”(孙中山《要靠党员成功不专靠军队成功》)

三是表示胜诉的意思。例如:“士景伯如楚,叔鱼为赞理。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国语·晋语九》)再如:“进官则非多财者不达也,狱讼则非厚货者不直也。”(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又如:“观海之曾孙宁人,与南阳构讼,将不直,贿于当事。”(清·张元赓《张氏卮言·藕丝帐》)

其三,表示坦率、爽快的意思。例如:“刘二柱笑道:‘你嘴巴很直,便是骂我一顿,我也不见怪。”(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十章)

由此又可引申为特指文意率直。例如:“迁文直而事覈,固文赡而事详。”(《后汉书·班固传论》)再如:“有人批评说,我们的台辞太露、太直、太多。”(夏衍《也谈戏剧语言》)

其四,表示纵、竖(与横相对)的意思。例如:“(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谓烛龙。”(《山海经·大荒北经》)郭璞注:“直目,目从也。”再如:“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竖起的意思。例如:“御史有阍吏……每声诺之时,以所执之梃,视中丞之贤否,中丞贤则横其梃,中丞不贤则直其梃。”(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

二是表示长,两端之间的距离大的意思。例如:“性之直者,则有之矣。”(《礼记·少仪》)郑玄注:“有之,有跪者也,谓受授于尊者,而尊者短,则跪,不敢以长临之。”再如:“直训为长。凡物曲则必短,直则必长,故直有长义。”(清·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三》)

三是特指汉字由上到下的笔形,书法用语。竖画称为“努”或“弩”。据明·潘之淙《书法离钩》记载:

“弩,丨也,竖画也,直落也。”

“柳子厚云:弩过直而力败,丨如万岁之枯藤。”

“俗云竖,竖之祖,弩法也。初横入笔向上行而少驻,复引锋下行,至末复驻锋向上,此垂露也。末锋驻而不收,引而申之,此悬针也。”

其五,表示当、对着的意思。例如:“夙兴,设洗直于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仪礼·士冠礼》)再如:“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司马贞索隐:“直犹当也。”又如:“宁海陈君与文所居直海滨,因作楼以据高爽,临溟渤。”(明·方孝孺《观海楼记》)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当值、执勤的意思。例如:“玟为侍中,直于省内。”(《晋书·庾玟传》)再如:“待月当秋直,看书废夜吟。”(唐·张乔《秘省伴直》诗)又如:“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直公所,已贤矣,已劳矣。”(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二是表示值得、算得的意思。例如:“东坡在资善堂中,盛称河豚之美。李原明问其味如何?答曰:‘直那一死。’”(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再如:“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什么。”(《水浒传》第十二回)

三是表示遇、逢的意思。例如:“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汉书·李陵传》)再如:“遭直荒乱,以德绥抚,政化流行,到官四载,功称显著。”(《隶释·汉车骑将军冯绲碑》)又如:“(大尹)一径打轿到杨太尉府中来,正直太尉朝罢回来。门吏报覆,出厅相见。”(《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四是表示应该、应当的意思。例如:“这泼猴若要咽下去,就直打杀了。”(《西游记》第三九回)

五是表示摄官、代理的意思。例如:“唐制,官序未至,而以他官权摄者,为直官。”(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二》)此句中的“直”是指暂时代理他职的官员。

其六,表示抵、相当的意思。例如:“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管子·轻重》)马非百新铨:“谓设立奖金,定为黄金一斤或给以相当于黄金一斤之谷凡八石也。”再如:“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语!”(《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又如:“贵家风范真难近,一宴兰膏直铤金。”(清·曹寅《西堂新种牡丹雨夜置酒限沉香亭三字》诗之一)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价值、代价的意思。例如:“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战国策·齐策三》)再如:“刀砖之直视墙砖稍溢一分。”(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砖》)又如:“建武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民,卖者无还直。”(康有为《大同书》丙部)

二是表示工钱、报酬的意思。例如:“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再如:“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南史·陆襄传》)又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诗)

三是表示租值、税收的意思。例如:“僦屋出钱,号曰痴钱,故僦赁取直者,京师人指为钱井经商。”(宋·陶谷《清异录·人事》)再如:“府库既充,有司遂言宜出于民,始置搉易之场,岁收其直,数十万贯,自此有加焉。”(宋·曾巩《搉易策》)又如:“苟其税多者,则知其直多;其直多者,则知其田多且美也。”(宋·苏轼《策别十五》)

其七,表示边缘、缘饰的意思。例如:“荐用玉豆雕篹”(《礼记·明堂位》)汉郑玄注:“篹,笾属也,以竹为之,雕刻饰获其直者也。”再如:“君羔幦虎犆”(《礼记·玉藻》)汉郑玄注:“犆,读皆如直道而行之直,直谓缘也。此君斋车之饰。”又如:“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汉·贾谊《新书·审微》)此句中的“直”指悬挂钟磬等乐器的位置在边缘上。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引申义:

一是指示方位之词。例如:“直西一道孤光起,指点人看是白龙。”(宋·周弼《望太湖》诗)再如:“何曾敢与他和尚争锋,望着直南下便迓。”(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又如:“天空张着一望无际的幕,只有直西的天角像是破了一个洞,露出小小的一块紫云。”(茅盾《子夜》十三)

二是表示整整,指整段时间。例如:“不想宝玉竟不回转,自己反不得主意,直一夜没好生睡。”(《红楼梦》第二一回)再如:“直一天想找个上药的地场没工夫,等我吃罢饭就走!”(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八章)

三是表示置的意思(一说通“置”)。例如:“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备梯》)孙诒让间诂引王引之云:“直与置同,桀与楬同。言城上之人望裾门而置楬也。《备蛾傅篇》作‘城上希薄门而置楬’是其证。”

其八,用作副词。大致有如下几种副词意义:

一是表示径直、直接的意思。例如:“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再如:“橘皮新者直用,陈者以汤洗去陈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八和齑》)石声汉注:“新鲜的,直接用。”又如:“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上阳白发人》)

二是表示一直、总是的意思。例如:“纵横联句长侵晓,次第看花直到秋。”(唐·杨巨源《送人过卫州》诗)再如:“宝护深深,什袭收藏直至今。”(清·洪升《长生殿·看袜》)又如:“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

三是表示真是、简直的意思。例如:“吾所学者直土梗耳,夫魏真为我累耳。”(《庄子·田子方》)陆德明释文:“(直)本亦作真,下句同;元嘉本此作真,下句作直。”再如:“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宋·张耒《夏日》诗)又如:“你站在延安城向四面山上望去,直觉得四面都是万丈高楼。”(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三)

四是表示特、但、只不过的意思。例如:“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再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汉书·司马迁传》)颜师古注:“直犹但也。”又如:“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五是表示竟然、居然的意思。例如:“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书·食货志》)再如:“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又如:“您如今直恁般怕他。”(元·郑庭玉《后庭花》第三摺)

根据上面对“直”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直”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直”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直”字的相关成语比较丰富,大约有百余个之多。其中“直”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直”字表示挺直、不弯的意思。例如:

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源自《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枉尺直寻——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源自《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语见《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直木先伐——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语见《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挠曲枉直——指矫正曲直。语见汉桓宽《盐铁论·大论》:“俗非唐虞之时,而世非许由之民,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括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语见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其二,“直”字表示端直、直接的意思。例如:

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语见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源自《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横冲直撞——乱冲乱撞,蛮横无理。语见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急起直追——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源自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举枉措直——举: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源自《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平铺直叙——铺:铺陈;叙:叙述。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语见清·钱谦益《初学集》卷八十三:“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之类,平铺直序(叙),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源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地。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源自《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语见《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直情径行——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源自《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语见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其三,“直”字表示公正、正直意思。例如: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语见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语见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词正理直——言词严正,理由充足。语见《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同大直若屈”。语见《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语见《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语见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元稹)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源自《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源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语见《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语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语见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三折:“我奉着玉帝天符非轻慢,将是非曲直分明看。”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语见《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正色直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语见《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语见三国·魏·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源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源自《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其四,“直”字表示坦率、率直的意思。例如:

直抒胸臆——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见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源自《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源自《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语见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直言无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源自《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源自《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细说汉字木直中绳——说“直”  木直中绳  木直中绳词条  汉字  汉字词条  细说  细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