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普及电脑,如果想进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军事上、航天、航空等领域,离开电脑简直是寸步难行。然而,使用电脑就不可避免地要同电脑病毒打交道。
电脑病毒的巨大“破坏性”让人对它恨之入骨,然而军事专家们对这点却另有看法。他们认为:如果人为地制造一些电脑病毒,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联网等途径,让它侵入到对方飞机、坦克、军舰、战术导弹系统,火控系统以及指挥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内,就可以破坏其内存信息,中断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导致计算机系统效率急剧下降或破坏整个系统,短时期内造成指挥的瘫痪,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国外许多专家正在利用电脑病毒的“破坏性”来研制一种武器——电脑病毒武器。
逻辑炸弹病毒。据说这种病毒最早是在一家银行计算机系统中发现的。美国一家银行的计算机程序员为了对付老板,预先在银行的计算机中设置了这样一条指令:一旦本人的名字从计算机工资领取者名单中被删除(意味着该人被解雇),则立即删除该家银行计算机的所有内存,以报复老板。军方利用这种病毒,完全可以设置这样的指令打入对方内部:一旦对方向我发出攻击命令,则立刻删除对方指挥系统的全部内容,使对方指挥系统成为“白痴”,陷于瘫痪。
著名的黑色星期五、“米开朗琪罗”病毒就属于这样的逻辑炸弹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这是根据古希腊传说设计的一种病毒。根据荷马史诗记载,希腊人久攻特洛伊城不下,便采纳了希腊将领奥德赛的计谋,佯装退兵,留下一匹大木马,内藏精兵。当特洛伊人把这匹大木马当作战利品运入城内后,木马中的希腊士兵在夜间趁机出来打开城门,把大部队接进城中,攻下了特洛伊城。特洛伊木马病毒设置就是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表面上看。程序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不破坏内存,也不使计算机瘫痪;但其中却隐藏着秘密指令,在执行正式命令的同时,按照病毒者的秘密要求,把计算机内存的有关信息储存起来,定期传递给病毒设置者指定的输出终端。
1988年9月,日本一家电气公司计算机网络内,就出现过这种病毒,有13家用户的重要数据被窃取。
意大利香肠战术病毒。就像取走一片薄香肠,而人们不会发现盘中的香肠减少一样,这种病毒每每通过迫使正确程序在运行中作出“微小让步”的方式来达到最后目的。
间谍病毒。这种病毒能按命令寻找指定的作战数据、信息和文件,并将它们转发到指定地点。1988年,德国的几个计算机专家就应用这类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两年时间里搜集到大量美国国防机密,其中有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北美防空司令部、核武器和通讯卫星有关的情报,出卖给了前苏联间谍机构,此事震惊了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暗杀病毒大炮。这种病毒在破坏了计算机里的一个或者多个文件后,自行消失,不留踪迹。
此外还有隔离型病毒、复制型病毒等等。据外刊披露,美军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秘密研究电脑病毒武器——计算机病毒。这种装置能够在远距离上把电脑病毒注入对方飞机、坦克、潜艇和其他战术作战系统的电脑中,使该系统在关键时刻失灵,从而瘫痪整个武器系统。
计算机病毒大炮造价要比导弹等常规武器便宜,而且比一般电子战装置破坏性更持久。美国国防部还招标研制军用电脑病毒,要求比现在的病毒更精巧,不仅能通过有线系统潜入敌方计算机,而且还要能通过无线电系统感染对方,据有关专家估计,这种病毒可于10年之内投入使用。事实上,美军早已把秘密研制的电脑病毒用于实践。1984年,美军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军事演习中,演习双方都使用了电脑病毒来破坏对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报道电脑病毒被用于军事目的,从而揭开了电脑战的序幕。
海湾战争中,据报道美军除进行大规模常规电子战之外,还成功地进行了电脑战试验。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后,伊拉克从法国买了一种用于其防空体系的新型电脑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阿曼偷运到巴格达。美国在阿曼的特工人员得知这一情报后,便悄悄地把一套带有电脑病毒的同类芯片换装到该电脑打印机中。结果战争初期就使伊拉克军事指挥中心的主计算机系统染上病毒,使伊军花费巨大代价建立的防空体系基本瘫痪。这标志着电脑战时代的到来。
现在国外为了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都在出巨资悬赏研制摧毁敌方电子系统的电脑病毒工作人员。
在21世纪的军事对抗中,若不能首先在电脑病毒对抗战中稳操胜券,就无法发挥其作战的威力,甚至在关键时刻会导致整个作战系统失去作用,从而使整个战斗失败。因此,国外有关专家认为,电脑病毒已成为21世纪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砝码,它是核武器、航空母舰等威慑力量之外的又一重要威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