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距离传输话音的想法,早在十七世纪就有人提出了。1684年,英国著名科学家胡克不仅提出了远距离传输话音的建议,而且还用一根拉紧的导线进行了“传话”的试验,居然也能在200米的距离上听到了耳语声,但更远就听不见了。
自从电报发明出来以后,有人想:既然电能把文字信息传送到远处,是不是也能把话音信息通过导线往远方传送呢?
如果能实现这种想法,那真是太好了——想想看,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就能听到远在千万里的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人说话的声音,那不就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顺风耳”了吗?
用导线传递话音的设想,深深吸引着科学家们进行探索。就在莫尔斯研制出第一台电报机之后的第二年,也即是1837年,美国的佩奇医生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当电磁铁的磁性大小迅速发生改变时,这种改变能使铁片振动而发出声音,而且,它的响度会随着磁性变化频率的高低而改变。
这种奇怪的现象,表明了电磁与声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对此很感兴趣:是否可以利用电磁的通断原理,来发送话音呢?
大约1860年,德国人赖斯开始行动了:他发明了一种装置,能够把一曲旋律用电传送到一定远的地方。
赖斯的发明装置由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送器里有很薄的羊膜膜片,安有白金接点,其上有一根白金指针可起调节作用;接收器里有一个电磁线圈,线圈内有一根钢针,装在一个木制音箱上。发送器、接收器和电池是串联着的,当传声时,声音使发送器里的膜片发生振动,接点时断时通,产生间隙电流,传到接收器中使电磁线圈反复被磁化,钢针跟着作机械振动,加上音箱的共鸣作用,就能相应地发出微弱的声音。
后来,装置经过改进,接收器里装上了电枢和舌片,可以用来通话,但是声音效果不是很好,话音不甚清楚,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短。
有趣的是,赖斯给他的这种装置命名为“电话”。但是很遗憾,他的发明被认为只是一种“科学玩具”而已,没有得到认真对待,他本人也在发明了所谓的“电话”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只不过,“电话”这个他独创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