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移之一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
1934年 10月 10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红军总部率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初改称中央红军)第1、第 3、第 5、第 8、第9军团及军委纵队共8.6万人,撤离瑞金、雩都等地,开始长征。
从 10月 21日到 12月 1日,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各地设置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前进到湘桂边境,但部队减员大半,只剩 3万多人。蒋介石为防止中央红军到湘西同红 2、红 6军团会合,调集大军堵截。中央红军如按原计划向湘西转移,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12月 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黎平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力主放弃原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正确主张被会议所接受。1935年 1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占领遵义。红 2、红 6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在各自区域内积极行动,牵制湖南与四川敌军,策应中央红军。
1月 15日至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经验教训,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时,国民党各路追剿大军云集,红军处境十分危险。在毛泽东等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穿插迂回,在云贵川边境与各路敌军周旋 3个月,突然南渡乌江,威胁贵阳,将敌人引向贵州东南,然后又突然转而向西,长驱云南,于 5月上旬由胶平渡全部渡过金沙江,进人四川西部,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主动,并继续挥师北上,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在安顺场和沪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越海拔4000多米白雪皑皑的夹金山,6月12日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中共中央在金川两河口、松潘毛儿盖多次开会,研究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调整中革军委及红军总部领导机构,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将红军第 l、第 3、第 5、第 9军团番号依次改为第 l、第 3、第 5、第 32军,并将两大方面军混编为左路军和右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左路军(第 5、第 9、第31、第 32、第33军),由红军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第l、第3、第4、第30军),于8月中旬由卓克基、毛儿盖等地出发,向陕甘前进;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9月上旬,当右路军已通过气候恶劣、杳无人烟、纵横百里、泥潭深陷的茫茫草地后,张国焘公然违背中央决定,命令部队掉头南下。中共中央劝阻无效,只好率领红l、红3军单独北上,改称陕甘支队,9月17日,攻占天险腊子口,9月下旬,通过国民党军西安至兰州大道上的封锁线, 翻越六盘山, 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今陕西吴旗)镇,随后与红 15军团会师于甘泉,再次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辖第l、第15军团),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