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乎曰:
读书这种事,都是暴力决定一切。
1:
在大唐帝国,李白是牛逼闪闪的存在。
有多牛?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有无数考点是李白在30岁前贡献的......终于找到多年的苦主了。
一切都从720年开始。
那年他到重庆玩耍,仗着自己年轻有才,就想请刺史大人吃火锅,如果能向朝廷推荐一下自己,那就再好不过了嘿嘿嘿。
可李邕刺史把请柬扔到垃圾桶里,骂了一句:“瓜娃子,你以为你是谁?”
李白在火锅店等到下午,还不见刺史大人光临,只好化悲愤为食欲......毛肚、肥羊、春笋统统下锅,最后还用火锅底料在墙上留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青少年。
最后加了一句: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如果没背过这首诗的,请自觉面壁思过。而这只是李白20岁时写的,相当于我们高考的年纪。
2:
724年,24岁的李白决定挣脱家庭束缚,用双脚丈量大唐的国土。他离开四川,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路向东走。
站在船头上,他高唱着《苦行僧》: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都知道我是谁......
李白过三峡、下渝州、渡荆门,第一次走出闭塞的四川盆地,来到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他望向家乡的眼神中,有着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里,他写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第二年,李白到湖南玩了一圈,感觉没被开发的蛮荒之地也没意思,就掉头北返,来到安徽当涂。
这里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博望山,一座叫梁山。它们分布在长江两岸,犹如一座大门,所以合起来也叫天门山。
李白坐船从天门山中间飘过,脱口而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们总是觉得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意义......其实,李白只不过是发了一条微博而已。
和我们说的“卧槽,浪好大”,没什么不同。
这时的李白25岁了,恩,我们大学毕业该工作了。
3:
727年,李白的人品大爆发,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又认识了孟浩然,成功挤进权贵圈和文艺界。
当然,他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第二年,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完事还要写一首诗来悼念他们的基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上帝说:“小白,你休息一下吧,我快吃不消了。”
李白偏偏不听话,又在32岁时写了《行路难》、36岁时写了《将进酒》......
这些诗普通人要是能写出一首来,足够吹一辈子,李白却在30多岁前都完成了。
有人问:
“李白,你在哪买的外挂?”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什么外挂?”
很多人都不懂李白的话是什么意思,直到100多年后,晚唐的段成式才找到李白牛逼的方法。
段成式是官宦子弟,在跟着爸爸各地迁徙的时候,听说了不少有趣有料的见闻,于是就编了一本书,叫《酉阳杂俎》。
这本书很有意思,很多大唐的黑历史都来自于此。
关于李白是这么写的:“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
词选,也叫《昭明文选》,是唐宋时期的考试资料,相当于现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只要玩的溜,不信春哥都能保过。
而李白呢?
不仅能熟读《昭明文选》中的700多篇诗文,估计大部分都能背诵。
更厉害的是,他还模仿《文选》的写作套路、语气、修辞,自己又写了三遍......
三遍、2100篇,这是很恐怖的题海战术。
再加上李白“喜谈王霸之略”、用典故颇多,那么对儒道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地理的阅读量,恐怕是珠穆朗玛峰的厚度。
我们总觉得李白是天才、智商高,却往往忽略了他在背后下过的苦功夫,不是有句话么: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读书这种事,都是暴力决定一切。
你想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建树,就必须积累深厚的阅读和经验,然后才能砍瓜切菜一般对付困难。
想学写文,就把经典和名著读几遍;
想学英语,先拿下5000个单词再说;
想学理工,额,这个我真不懂......
将军也得把地图都背熟,才敢上战场。想打胜仗的话,还得对山川、河流、气候、敌人都了如指掌,才有言胜。
而深厚的积累,也不过是成功的基础罢了。
4: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那怎么才算坚韧不拔呢?
有请苏轼同志现身说法。
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认识了财政局长朱载上。有一天,朱局长兴冲冲的前来拜访,结果在客厅喝了几杯茶,也不见苏轼出来。
等啊等、等啊等......苏轼终于露面了。
“实在不好意思,刚在做功课呢,没听见。”
“你丫蒙谁呢,都被贬的人了,还装逼。”
苏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有话好好说:
“我真的是在抄《汉书》,已经三遍了。第一遍是每段抄三个字,第二遍抄两个字,现在只抄一个字。”
他还跟朱载上保证:“不信你考考我,敢吗?”
于是,朱载上拿起苏轼抄过的《汉书》,随便说一个字,他都能接着背出后面的一大段,绝不会缺字少句。
也就是说,苏轼把80万字的汉书都背下来了。
《汉书》如此,那么更经典的《史记》呢?先秦汉魏六朝的文章呢?还有唐诗、诗经、诸子......
所以朱载上回去后就跟儿子说:“苏轼这样的天才都这么努力,我们平凡的人,怎能懈怠呢?”
有这样深厚的阅读积累,苏轼才成为北宋文化的集大成者。
论文学,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
论写诗,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论填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论书法,他是“宋四家”之首;
论绘画,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一流的人物创作一流的作品,都在于坚韧不拔的日积月累。
5:
关于读书,我也想不要脸的现身说法。
在多年前,我是不折不扣的学渣,真学渣。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完犊子了:除了中国历史以外,其他什么都不懂,尤其是数理化,绝对是我的噩梦。
耍流氓和有文化,总得选一样吧?
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实在当不了流氓,那就只能补充文化知识了。
于是,我开始去图书馆读书。
从第一架开始,选感兴趣又有料的文科书来读,当时我决定要读到最后一架。好在,那个图书馆不算很大,要不然我就呵呵了。
到现在已经8年了。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效果,我会告诉你:
“一个学渣都能写文章扯犊子了,这不是进步是什么?”
具体来说就是,遇到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分析,并得出结论,不容易被别人的观点轻易说服,除非用事实、理论来碾压我。
用这点成绩和李白、苏轼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但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