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河 《 人民周刊 》(2020年第3期)
苏东坡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张栻却道:“春到人间草木知”,毛滂则言:“春态苗条先到柳”。三位大诗人虽说法各异,但他们要表达的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春天来了。然而,这些都只是一种意象,真正气象上的春天还得以节令里的立春为准。
立春,又名岁节、岁旦。旦,始也,岁旦,也就是岁始。历法上,其实“岁”和“年”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从阴历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谓之一年。所谓轮回,也是指岁的轮回,立春即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正式开启。春在甲骨文里的本义,就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所以,立春亦有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意。
在我的老家,立春也俗称打春或开春。打春,其实是源于旧时鞭打春牛的习俗,但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打”字,是因为总觉得“打春”比“立春”听起来活泼多了,有一种跳跃、喜悦的动感在里面。而这个“开”,既是开始,也是开启,既指冬去春来,又指开门迎春,更有万物展开之意。河里的冰解冻了,谓之河开;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苏醒了,谓之地开;苏醒的土地松软了,要耕耘了,谓之开犁;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换上轻便的薄衫,谓之甩开。这个甩开乃一语双关,一是甩开漫长沉闷的冬,阔步跨进生机勃勃的春,还有一层意思则是甩开已积蓄了一冬力量的膀子,开始耕耘播种,播种幸福,播种希望,播种梦想。
农民开犁播种,诗人自然也不会闲着,在这个集岁首、季始、春初于一身的日子,他们开启的当然是那颗诗心和那双诗眼。仅以《立春》为题的佳作就数不胜数。“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些是写景的。
“韭苗香煮饼,野老不知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这些是写吃的。
最喜欢的还是朱淑真的这首《立春古律》:“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这是一首呼唤春光、呼唤爱情的诗章,不但文字优美,还很有生活的烟火气,除了提到饮春酒、吃春饼,还写到了“罗幡旋剪称联钗”,流传到今天应是剪纸贴窗花之类的习俗。尤其尾联,一花一景,对影成趣,风月无边,化诗入怀,让人读罢不但为这即将到来的生机盎然的春天而沉醉,更由衷感怀人生的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