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著名诗人江淹的《别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惊艳了很多人。它就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短短的10个字,可以说把人世间所有的离愁别绪都写尽了。而“送别”也成了古往今来所有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唐诗中就有很多送别诗,而且佳作颇多。例如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勃的《送杜少府之蜀州》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
然而,这些诗作大同小异,多注重送别时的情景和感受,在表现手法上并无太多新意。与之相比,大诗人王维的一首《山中送别》却最是特别,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立意之高无人能及。而且,诗中有几个谜团,至今无人能解。让我们走进这首诗作: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在一般的送别诗中,作者一般都会在诗作题目中表明送别的对象或者送别的地点,在诗作内容中,都会表明送别对象将要到达的地点,送别时的情景、送别的过程等等。例如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岑参“大雪之中”送“武判官回京”,王勃送“杜少府”去“蜀州”等。
可是,王维这首《山中送别》却很特别:题为《送别》,却不写送别谁,也不写送别对象要去哪里,甚至连送别的过程也不写。对于诗中送别的对象是谁?以及送别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后世有学者猜测说是王维的好友裴迪,以及他晚年隐居的终南山。
然而,这些说法都因为缺乏具体而真实的依据,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这也成为诗中的几个谜团,至今无人能解。诗作首句“山中相送罢”一开始就已把人送走了,只是简单地交代了曾有过“送别”这么一回事,但已经过去了。
至于,诗人送别谁?那个人又前往何方?送别时是什么情景?诗人只用了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就一笔带过了,真是十分漫不经心,以往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完全不一样,立意独特。而后,诗人又接以“日暮掩柴扉”,更显散漫无意。
“柴扉”,指山里人家常见的木头门,往往极其简陋。王维隐居山中,生活平淡宁静,“掩柴扉”自然是每天傍晚都要做的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这与白天的送别又有多少关联呢?可是,诗人却把两件不相关的事情连在一起,真让人疑心诗作究竟是不是在写送别。难道,诗人对送别之人真的毫无不舍之意吗?
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诗作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揭示了答案。这两句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指因游子久去而叹惜其不归之意。王维在此处化用此句,就说明他送别友人的时候是非常担心朋友此去不归的。
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心理,是直接从正面来抒发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写到这里,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神采飞扬。诗人在前面之所以显得“没心没肺”,其实恰恰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朋友走后,他其实一直沉浸在离愁之中,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机械性地做着日常之事。
而且,诗人刚刚与友人分手,就盼望着其早日归来了,其情不可谓不深挚。事实上,诗人自友人走后,神态木然,一直处于怅然若失之中。我们甚至还能由此想象得出诗人关上柴门后在屋中寂寞独坐的情形。总之,王维此诗绕开送别之时,直写送别之果,反而更加动人心弦,立意之高真是无人能及。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