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的资源库。诗人们向来都是用最为敏锐的目光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并且把它们写进诗歌当中,由此形成了形态各异、风格不同的诗篇。
和唐诗三百首的前两篇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在历史兴衰和人生哲理之外,诗人们对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也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反映。比如今天的这一首古诗就是如此,一个刚过们三天的新娘成为了主角。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王建的《新嫁娘词》,除了题目之外,20个字当中都没有提到主角是谁。上来就写当时习俗,新娘子过门三天之后就要到厨房给家里老人做饭,开始逐渐适应媳妇的角色。
在古代社会当中,家庭伦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个刚刚过门儿的新媳妇而言,需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多的流程要熟悉。而她下厨房亲手为家人准备饭菜,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是当时人们婚俗的一个重要流程,新娘子过门三天以后下厨房给家人准备做汤。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古往今来多少新媳妇不都是从这一步开始,逐渐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的吗?
但是这首古诗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后两句。“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十个字是最为经典的。新娘子是非常聪慧的,毕竟第一次做饭也并不知道公公婆婆的口味,咸淡与否很可能会影响她在公婆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所以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就让丈夫的小妹妹,也就是她的小姑先尝一尝饭菜可不可口。这招恰似于曲线救国。小姑和公婆生活的时间最长,最能熟悉公婆的口味儿如何;况且新媳妇和小姑年龄相差不是太多,且同为女儿身,而且更容易打交道。抓住了小姑的嘴,也就抓住了公婆的胃。
这个细节使得这个新娘子的形象在文学史上长久的存在,又有谁不喜欢聪明人呢?更何况在那个时代,虽然男人是家族中的主宰,但女人当家理事的地位也不容忽视。有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也能够看得出这个家族的未来必然也是兴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