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优秀篇目值得我们好好品读,最近读《蒹葭》,感触很深,越读越觉能体会到它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这样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把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深秋的清晨,水边那片茂盛的芦苇上的露水,已在清冷的空气里凝结成霜。我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就在河的对岸。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充满险阻,又如此漫长;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仿佛到了河水的中央。
我不断地追寻她,她不断地变换地点。当我追寻她的时候,她又从水中央到了水中的小洲上,我到小洲上追寻她,她又到了水边的沙滩上。她让我始终渴望而不可得。
这首诗写了诗人对所爱的人的执着追求,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伤感之情。
一,韵律美
这首诗选自《诗经》里是国风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本诗读来韵律优美。
在先秦时代,文学的特征就是“文史哲不分,史乐舞结合”,《诗经》中的很多诗歌,跟乐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跟多诗歌就是配乐歌唱的,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歌词。
正因为有这一特征,所以大量的诗歌运用到了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就是,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蒹葭》里就用到了重章叠句。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节“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第三节“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这三节只换了几个字,其余词语和句式都相同。
这样的语言形式,读起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节奏徐缓舒卷,韵律很美。
除了重章叠句,本诗还用到了双声词和重言词。
双声词就是声母相同的词,比如“蒹葭”,重言词也叫叠字,比如“苍苍”、“萋萋”、“采采”。
双声词和重言词的运用,同样增加了语言的音律美,读起来舒缓悠扬,“苍苍”、“萋萋”、“采采”,还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具有形象美。
《诗经》里的诗歌以四言为主,《蒹葭》就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在节拍上为“二二”节拍,句式短促,节奏鲜明,这与重章叠句的舒缓悠扬相结合,形成了相映成趣的韵律美。
二,情感美。
如上所说,重章叠句增加了本诗的音律美,除此,重章叠句还增加了本诗的情感美。
本诗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用,通过三个章节里寥寥几个字的变动,写出了诗人不断追求、而所爱的人却不断变换地点的过程,始终让诗人可望而不可即。
重章叠句一再渲染,写出了诗人对爱的人的曲折艰难的追求过程。
同时,尽管所爱的人从水中央,到小洲,又到沙滩,始终飘忽不定,难以追寻,但是诗人仍然不懈追求。诗人一路走来“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追求的道路是如此曲折漫长,诗人却从不放弃,至此,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便跃然纸上。
然而诗人追寻的结果并不尽人意,尽管诗人执着而不辞艰辛,却始终没有追寻到“伊人”,她始终与诗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只可远观,无法靠近,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充满惆怅的内心。
孔子在《论语.八倄》中评价《关雎》说此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有节制,悲哀而不过分悲伤”,同样,这个评价也适合《蒹葭》。
我们通常认为,诗歌重在含蓄和节制,著名诗人冯至也曾经说过,感情太强烈,会把诗美杀掉。
在《蒹葭》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节制,诗人内心充满没有追求到爱的人的失落、哀伤情绪,而这种失落和哀伤又都是淡淡的,足以打动人的那种,情感尺度把握得刚刚好。
三,画面美。
本诗意境朦胧缥缈,给人无限遐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诗中写了茂盛的芦苇,水汽腾腾的河面,太阳将出未出的清晨,一切都有这样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诗人以这河边的芦苇写起,联想到自己深深思念的“伊人”。
朦胧的景物又与主人公满腔愁绪、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失落的内心互相照应。
诗人描绘了三幅深秋清晨的河边图,一副是清冷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凝结成霜,第二副是太阳将出未出露水还没有被晒干,第三幅的时间更靠后,芦苇上的露水越来越少,还没有全部消失。
对于这三幅图的写法,《毛诗序》认为是“兴”的写法,而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而我们可以理解为两者兼有。诗人以蒹葭起兴,引出所咏之人,又以铺陈的赋的手法展开来写。
这三幅画面,写出了随着时间变化,诗人越来越急于追寻到“伊人”的心情。诗人的心情与三幅画面交融在一起,清冷的景色,一如诗人凄凉伤感的心情,情与景,共同形成了一种迷离恍惚、伤感深情的艺术境界。
四,多重解读。
《诗经》传到今天,已有几千年,中间历经了了不知多少代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朝代的人,都喜欢它,就是因为它有无限的阐释性,因为他在不同的人那里都引起了共鸣。
其实经典的作品都是这样,都具有无限的阐释性。无限的阐释性才是文学的生命所在。作为《诗经》里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把《蒹葭》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同时也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在生活中,我们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为了理想,我们可以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障碍,有时候还会不问结果,只管耕耘,这份执着,像极了《蒹葭》里诗人追求爱情的那个曲折、艰难、执着的过程。
诗歌惯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那么也可以把“伊人”理解为我们理想、前程等。
“在水一方”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我们执着追求,却总是难以如愿以偿的诸多事情。
总之,作为《诗经》里的经典作品,《蒹葭》的韵律美、情感美、画面美令人回味无穷,它可以让人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的性质,更是增添了它的艺术魅力,多少年来,它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欢。